本报讯 (记者陈述明 通讯员魏亚林 李 萌)近日,濮阳市中医院引进该市首台智能康复机器人治疗仪,将虚拟游戏通过智能技术应用到康复治疗中,使患者脱离枯燥的常规康复训练,在娱乐游戏中使机体功能及认知功能得到恢复。 行走、握拳,对于正常人来说是非常简单的事;但对于卒中、脑外伤等留下偏瘫后遗症的患者而言,要完成行走、握拳等简单动作就是一种奢望。针对此类患者,濮阳市中医院康复科引进上下肢智能康复机器人,让患者通过机器人手臂完成“摘苹果”“拔萝卜”等小游戏,恢复肢体灵活性;下肢主动训练,如“走路”“站立”等系列活动,可帮助患者缓解肌肉僵硬、挛缩症状,重塑脑功能。 据康复师介绍,机器人可以帮助患者尽可能地完成游戏任务,可以说是“意念+机器辅助”康复训练。除卒中外,该项技术还适用于神经系统疾病,如脑外伤、颈髓损伤、认知障碍、脑瘫、大脑发育迟缓等各种因素引起的上肢、下肢运动障碍及认知障碍等,还可防止长期卧床患者发生体位性低血压,纠正偏瘫患者后期步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