肩周炎是一种慢性病,主要表现为肩关节疼痛、活动受限,因常发生于50岁左右的女性,故又称“五十肩”“肩凝症”“冻肩”等。患者主要由于外伤、受寒、肩关节劳损等导致肩部软组织的非菌性粘连或炎症,进而表现出肩部疼痛及肩关节活动性障碍;临床治疗以保守治疗为主。 肩周炎的发生有内因与外因之分。人到中年,特别是女性进入更年期后,各器官和系统发生较大的生理退变,极易在某些外因作用下发生肩周炎,这是内因;外因则包括肩部受寒、肩部外伤、慢性劳损等。 在治疗肩周炎时,基层医务人员的康复锻炼指导非常重要,对有效控制康复锻炼的力度、强度和时间,具有很大的作用。下面介绍的康复锻炼措施,患者可以在医务人员的指导下完成,也可在学会后自行尝试,都能起到很好的疗效。肩周炎病情较重者,应在医生的指导下完成相关动作。 局部热敷,促进血液循环 日常热敷 将热毛巾拧干敷在疼痛部位,或将热水袋包上毛巾放在疼痛部位。 炒盐热敷 将小茴香100克、盐200克一起炒热(食盐经过加热后具有良好的保温性、通透性,局部热敷能将热温渗透入人体,放松紧张的肌肉,加快血液循环,促进新陈代谢;小茴香味辛性温,具有温经活络、散寒止痛的作用),装入布袋,放在肩部热敷;每次30分钟,每日1次。 药包热敷 取桃仁、红花、赤芍药、川芎、牛膝、乳香、没药、延胡索等(各10~20克,具有活血通络、去瘀止痛的作用),煎后取汁熏洗或者熏蒸肩部,药渣装入袋中热敷肩部,具有良好的温经散寒、通筋活络作用;每次30分钟,每日1次。 红外线烘照 用红外线烤灯对准肩部照射烘烤,热量恒定,易于调节,操作简易,对于由风、寒、湿引发的肩周炎具有十分显著的疗效。 手法按摩,缓解肌肉紧张 以对侧中指按揉肩井穴一两分钟;以拇指按揉曲池穴、合谷穴一两分钟;捏拿手臂,从肩到手腕,再由手腕到肩,反复捏拿5~10遍;旋摩肩周三五十次,使之产生温热感;用手掌或拳头拍打患肩及前臂数十次,再从上向下抚捋患肢五六遍,按摩后可做肩关节各方向活动。 药浴水疗,解除疼痛刺激 患者可以进行中药熏洗,取乳香、没药、麻黄、威灵仙各100克,加清水浸泡20分钟后,煎沸取汁趁热熏洗患处,冷则加热再熏洗,每次30分钟,每日2次。患者还可以进行中药浸浴,将肩部浸入中药药液中,温度为37~42摄氏度;每次浸浴30分钟,每日2次,浸浴后可缓慢将肩臂外展、内收、内旋。 水疗主要指游泳,这是治疗肩周炎的一种好方法。水的浮力能使肩关节的活动变得容易一些,且不易造成损伤。 (文晓欢整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