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版:中医药周刊
 上一版    下一版  
洛阳正骨医院喜获“市长质量奖”
肿瘤中西医结合会诊:为患者找条路
图片新闻
中医药走向世界正当时
南阳市中医院文化建设搭上信息化快车
西峡县人民医院开展冬病冬治“三九贴”
沁阳市中医院暖冬义诊进乡村
认真落实医院纪检监督责任
1
11 1 2017年1月10日 星期二 目录导航 1
 上一期   下一期 
1
点击目录导航下的PDF版查看可查看PDF版
  肿瘤中西医结合会诊:为患者找条路
 

本报记者 文晓欢 张晓华  文/图

老专家们正聚精会神地为患者制定治疗方案

 

    肿瘤患者难,最难的是求医。专科细化,肿瘤相关科室繁多,患者很难弄清楚自己的病情适合找哪个科室的专家,求医路上“跑断腿”。而河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河南省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肿瘤血液科却把全省肿瘤界的专家凑到一起,给病情复杂的肿瘤患者“一站式”确诊。
    每周会诊日,他开车逐个敲开老专家的门
    每周三15时,河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肿瘤血液科多学科肿瘤会诊开始了,相关人员早早地就开始做准备了。
    2016年12月7日13时38分,匆匆吃完午饭的河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肿瘤血液科主任蔡小平回到小区,家门都没进,直奔停车场。
    “接专家去。”蔡小平一边乐呵呵地跟迎面打招呼的人应和着,一边开着车驶出小区。
    蔡小平当天要去接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主任医师王瑞林。这位老专家是河南省肿瘤内科奠基人,对恶性肿瘤的治疗有着丰富的临床经验。
    与蔡小平同步去接专家的,是病区护士长马淑芳。马淑芳要去河南省人民医院和河南省肿瘤医院接另外4位专家。
    这次是第77期专家会诊。蔡小平回忆道,有感于肿瘤患者就医困难、奔走于各大医院不同的科室,外科、内科、放射科,很难找到“一站式”解决问题的地方,常跑冤枉路、花冤枉钱;而不少医院也只是把本院不同科室的专家集中起来为肿瘤患者会诊。2014年,他们便萌生了把全省不同医院相关科室的权威专家聚集起来为患者会诊的想法。2014年年底,他们开始筹办“中西医结合肿瘤会诊中心”;2015年3月,该会诊中心正式启动。此前,蔡小平就常邀请几位业界权威专家来病区会诊。
    王瑞林就在蔡小平经常邀请的行列。王瑞林的权威学术地位是受邀的首要原因,其次是这位今年85岁高龄、积累了丰富临床经验的老人,对中西医结合治疗肿瘤的不断探索。
    用“本分”一词评价自己的王瑞林,提及缘何“从来谁请都不去,偏偏来了中西医会诊中心”时,直言:“依托河南省抗癌协会成立会诊中心后,形式固定下来,会诊从病区行为发展到医院层面的合作,服务范围也扩大了,更多的患者能接触到中西医目前最好的办法和全面治疗,对患者是有利的,而且把中西医治疗肿瘤规范起来,这很有意义。”
    “他这个团队也非常好。”王瑞林满眼笑意地看着驾驶位置上的蔡小平,“他敬业、聪明、查房细致,跟患者沟通就像和家人说话一样。从我内心里,也愿意给他帮这个忙。”
    蔡小平每次接王瑞林,都要自己开车到王瑞林家楼下,在车上等到14时5分才给王瑞林打电话,然后下车恭恭敬敬地等候。10分钟左右,王瑞林出现在视线中,蔡小平立刻迎上去,伸出右臂轻轻地搀扶着满头银发的王瑞林来到车旁。
    专家们聚在一起,“一站式”解决患者所有难题
    河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5楼,医生办公室隔壁房间门前早已聚集了十几位患者及家属。他们面色凝重、心事重重,等待会诊开始。
    东西向的房间内,两张拼接起来、4米长2米宽的普通桌子两侧, 6位身着白大褂的专家已经到齐。
    14时51分,会诊提前开始。
    两位中年人走进会诊室,落座之前,他们先恭恭敬敬地朝诸位专家鞠了一躬。
    “不要紧,直接坐。患者来了没?”王瑞林平静地询问。
    “我们是患者家属,没敢让患者来。”一人轻轻地说,“专家,您给看看吧!下一步咋治疗呀?”
    随着患者的主治医师介绍病情,专家们紧盯着墙上幻灯片显示的患者病历摘要,你一言我一语地展开了讨论。
    “什么时候穿刺的?结果什么时间能取回来?”河南省肿瘤医院主任医师乔思杰问。乔思杰擅长各种良、恶性肿瘤的病理诊断。
    “转氨酶高到400多单位,肝功能严重异常。”河南省人民医院主任医师、河南省肿瘤微创介入诊疗中心首席专家王振豫分析道,万一是胆管细胞癌,就不敢化疗。
    讨论间,王瑞林,王振豫,河南省肿瘤医院主任医师、河南省抗癌协会妇瘤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谢翠峰,河南省肿瘤医院主任医师、擅长食管癌、肺癌、纵隔肿瘤等胸部肿瘤诊断和外科治疗的高宗人等专家,聚在灯光下仔细研究起患者的影像片。
    “应先进行保肝退黄治疗,必要时进行胆管引流,局部治疗同时进行。肝功能恢复正常后,根据病理结果确定下一步治疗方案。这期间进行中药治疗。”专家们交换意见后,蔡小平作为“代表”,同患者家属沟通了会诊意见。
    15时5分,第一场会诊结束。患者家属感激地离开会诊室。
    专家们则开始了新一轮的“头脑风暴”,集思广益,“量体裁衣”,为患者寻找中西医目前最好的治疗办法。
    16时11分,第五位会诊者小梅(化名),带着母亲的各项检查报告走进会诊室,希望通过会诊制定下一步的治疗方案。
    “我母亲目前不知道自己的病情,我也不打算让她知道。我想寻求一个不用放化疗的治疗方案,比如开几剂中药。”小梅急切地说。
    “我们仔细研究了患者的术后病理,符合多形性未分化肉瘤、恶性程度高,而且原发灶比较大。”王瑞林说。
    谢翠峰和乔思杰也交换了意见,他们一致认为,这类肿瘤出现在卵巢,很少见,需要再次研究病理。
    乔思杰告诉小梅:“下周二您不用再去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送病理组织了,直接交给我,我会邮寄给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病理科,争取最快时间给出结果。”
    谢翠峰交待小梅:“目前患者肺部情况也不太好,转移的可能性大,需要肺部占位穿刺活检,帮助精确诊断、分类。”
    但就在专家们竭力去寻求最直接、有效的办法攻克疾病时,小梅却听不进去,反复强调两方面:一是怕母亲知道这个病后精神垮掉;二是她已经买了两天后的火车票,要带母亲出去散散心。
    “即便散心后心情好了,但是好心情也挡不住疾病的发展,再拖下去会更麻烦。我是个外科医生,听你这么说都着急。”高宗人右手连续轻拍桌面,言辞恳切,“你母亲是教师,有知识有文化,加上后期症状显现,你也瞒不住。”
    最终,16时47分,这场耗时36分钟的会诊,在专家们反复进行的心理疏导和叮嘱声中结束了。
    “病情罕见是一方面,但耗在沟通和说服方面的时间最长。”蔡小平说,会诊中,这样的情况能占到35%左右。
    老专家支招,让好医生成为复合型人才
    “外科医生,胆子大很重要,但是胆子大的同时更要细心、谦虚,注重与患者沟通的方式。”王瑞林在会诊间隙跟大家沟通。
    “的确,哪有百分之百的事情。这样说,固然给患者传达了信心,但是不可否认,有过于武断之嫌。”王振豫回应道。
    专家们说这些话是有原因的。一位外院肝肿瘤患者,其主治医师对他说“这个手术百分之百没问题”后,患者及其家属反倒异常担心,这下,派人挂了会诊中心的号,寻求建议。
    提及小梅的会诊经过,专家们坦言,当医生并不是掌握过硬的专业技术就够了。由于面对的情况各种各样,这就要求医生成为复合型人才,具体地讲,要懂心理、懂沟通,学会倾听。
    “王瑞林老师是我们会诊专家的老师,跟着他,我都记了两本了。”高宗人笑道,“活到老,学到老。不学不中,尤其是医学,知识更新太快了!”
    值得一提的是,除蔡小平外,其余5位会诊专家平均年龄81岁。但是当天下午,在进行的8场会诊中,会诊专家无一人中途走出会诊室休息或接听电话。

 
2008-2012 YYWSB.COM All Right Reserved
医药卫生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