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版:乡村视角
 上一版    下一版  
超范围行医也是非法行医
问候
新年赞歌
我的父亲是村医
壮汉不慎落深沟 新华救治生命还
那个冬夜
微言语
1
11 1 2017年1月5日 星期四 目录导航 1
 上一期   下一期 
1
点击目录导航下的PDF版查看可查看PDF版
  那个冬夜
 

□别尔黎

    我永远忘不了十几年前那个寒冷的冬夜,那是我行医生涯中最繁忙、最惊心的一个的夜晚。
    我居住的村庄在豫南山区,村民分散居住在山腰、山坳里,就医十分不便。年轻人感冒了,可以自己到诊所就诊;而老年人只有依靠乡村医生出诊,才能治疗疾病。那个夜晚,我事先整理好出诊名单:对一个瘫痪病人进行康复治疗,对几个患有慢性病的病人进行回访,还要诊治几个不定时发热的病人。我背着药箱,骑着自行车在崎岖的山间小路上前行。首先,我及时赶到王女士的家里。前段时间,王女士由于脑出血导致偏瘫,住院一个多月。出院后,王女士需要做康复期治疗。由于王女士的家住得比较偏僻,我只有到其家中进行针灸治疗。我来到她家时,其家属早已在门外等候了。我走到王女士的病床前为她扎上银针,并调整好治疗仪的电流,等她感觉舒适后,半小时治疗结束。随后,我又趁着夜色赶往下一个患者的家里。
    乡村医生在农村进行诊疗服务时,既要治疗常见病,又要做好慢性病的预防保健工作。出诊时,我来到几个高血压病、糖尿病病人的家里随诊,并将“健康处方”送给了他们。其中,有一个病人认为平时血压高一点儿应该没问题,饮食、起居没有规律。我对这个病人进行了科普知识宣传教育,比如饮食、起居对高血压病的影响,并用实际病例为其进行讲解。最后,这个病人终于心服口服了,非要拿出一条香烟送给我,以此表示感谢,我婉言谢绝了。走出病人的家,一阵寒气袭来。冬季的深夜异常寒冷,月光下的寒霜泛着银光。我冒着寒冷的北风骑行在回家的路上,心想终于可以回家睡觉了。
    当我打开诊室的房门时,一个病人家属突然闯进诊室,他气喘吁吁地告诉我:“我父亲吃过晚饭后,突然肚子痛,正痛得在床上来回滚动。”我随即又踏上了出诊路。病人的体温是39摄氏度,面色苍白,浑身出大汗,双手捂着腹部蜷曲在床上,痛苦地呻吟着,压痛处呈阳性反跳痛,我触诊其腹部异常紧张,初步诊断为急性阑尾炎。家属让我先为病人输消炎药液,以便暂时缓解症状。随后,我再次查看病人的病情,发现异常严重,建议立即转诊。病人家属不理解我的用意。我详细给他们讲述阑尾炎就像埋藏在腹部的一颗“定时炸弹”,随时有穿孔的可能,后果不堪设想。同时,我一边与信阳市医院的外科急诊医生联系,一边用银针针刺患者的足三里穴,以缓解疼痛程度,并护送病人转至信阳市医院。经过一个多小时的手术,病人被推出手术室。医生告诉其家属,如果再晚来半小时,病人将会有生命危险。家属紧紧地握着我的手,感动得说不出话来。
    多年来,发生在那个冬夜的出诊故事时常提醒着我:“为病人治疗疾病要胆大、心细才行。”这促使我在今后的诊疗工作中更加谨慎、认真、细致。
(作者供职于信阳市浉河区湖东办事处三里店村卫生室)

 
2008-2012 YYWSB.COM All Right Reserved
医药卫生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