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李立鹏 通讯员 卫喜照
带状疱疹,中医称之为蛇串疮、火带疮。西医认为,该病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感染所致。病毒潜伏于脊髓后根神经节的神经元中,人体免疫能力下降时被激活,侵犯神经节,并且沿着周围神经纤维转移至皮肤而发生阶段性疱疹。中医则认为,此病多由情志内伤、肝郁化火而起,或因脾失健运、蕴湿化热,热毒阻于经络、溢于皮肤而成。近年来,郑州市建中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医副主任医师范秋玲采用中医拔罐、围刺等手段,配合静脉滴注治疗带状疱疹,效果良好。 一、拔罐、围刺 急性期 点刺放血,拔罐一两次。医生对患处常规消毒后,用采血针在带状疱疹部位多处、快速刺破,然后立即拔火罐,一分钟左右即可起罐。疱疹面积较大者,应多拔几罐。患处拔出瘀血后,疱疹会立即消减,此时患者可以接受红外线照射治疗半小时。每日1次,最多两次。需要注意的是,患者若是非急性期或患处已经发生感染,不可进行拔火罐治疗,可以直接进行毫针围刺。 非急性期 毫针围刺治疗。急性期过后,患者可以进行毫针围刺治疗。医生常规消毒患处后,用毫针在疱疹周围距疱疹约0.2厘米处,针尖朝向疱疹中心呈15度角沿皮下围刺。针距约为1厘米,针数多少视疱疹面积大小而定。围刺后,留针30分钟,并结合红外线理疗,以促进血液循环,使肌肉组织的渗出液吸收。 二、配合治疗 1.急性期患者多为湿热毒盛,可配合服用中药汤剂。治则:清泄肝胆湿热,化瘀止痛。方药:龙胆泻肝汤加减。 2.增强机体免疫力,抗病毒治疗。聚肌胞注射液肌肉注射,隔日一次,可配合阿昔洛韦针剂或片剂进行抗病毒治疗。 3.局部外涂阿昔洛韦软膏。 以上方法连用3~7天。 三、宜忌 1.患者应保持心情舒畅,忌愤怒、抑郁,以免助肝火。 2.患者饮食宜清淡,忌酒,忌鱼虾、荤腥之类发物,以免助湿热。 3.患者应多休息,避免劳累。 4.皮损处要保持清洁干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