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版查看  第一版:要 闻
PDF版查看  第二版:动 态
PDF版查看  第三版:人口计生
PDF版查看  第四版:疾病防控
PDF版查看  第五版:乡医周刊
PDF版查看  第六版:乡村视角
PDF版查看  第七版:诊治参考
PDF版查看  第八版:乡医课堂
 
第六版:乡村视角
 上一版    下一版  
基层卫生的老问题与新气象
卫生院留住了一名好村医
感受村医的艰辛
看抑郁症到底有多么害人
1
11 1 2016年11月5日 星期六 目录导航 1
 上一期   下一期 
1
点击目录导航下的PDF版查看可查看PDF版
  卫生院留住了一名好村医
 

本报记者 王 平  文/图

刘新福手脚并用,翻山越岭,去为村民看病。

    四面环山的南阳市西峡县双龙镇西大沟村,105位村民一直生活在深山区,大部分村民还居住在半山腰或山顶上,每天爬山、农耕是他们的主要生活。维护他们健康的,是整日身背药箱的乡村医生刘新福。
    为了村民们的健康,刘新福20年如一日,不管白天黑夜,还是刮风下雨,只要村民有需求,他都会翻山越岭,以最快的速度出现在患者身边。
    “我出生在群山环绕的双龙镇西大沟村,四面的山峰平均海拔在2000~3000米之间。由于多种原因,大部分村民都居住在半山腰或山顶。迫于生计,村民们开山种地,这已成为他们的生活。一旦有个头疼脑热的,甚至出现了危急情况,就很麻烦,因为村卫生室离他们太远了。”刘新福说。
    也就是说,居住条件受限制,大多数村民有病走不出去,急病又得不到及时治疗,再加上山路弯曲,行走艰难,容易延误病情。这一切,刘新福都看在眼里,记在心底。
    为了解决山区村民的看病难题,1995年毕业于西峡县卫生学校的刘新福不顾父母的劝说,立志回到生他养他的大山脚下西大沟村,执意当一名乡村医生,服务乡邻。
    时光似箭,刘新福回想起自己20年的行医之路,历尽了艰难与坎坷。无论是刮风下雨还是深更半夜,刘新福都要翻山越岭出诊看病,有时在出诊的路上,由于山高坡陡,摔倒受伤也是常事儿,遇到这种情况,他便忍受着伤痛,赶到患者家里去看病。
    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西大沟村发生了变化,原来的374口人的村庄进行了一场人口大迁移,村民们纷纷走出大山深处,到全国各地的大都市里打工挣钱、学本事。昔日热闹非凡的西大沟村如今已变成了一个“空心村庄”,只剩下105口人。
    村里的人口多少对刘新福来说很重要,甚至关系到刘新福一家人的正常生活。由于服务人口过少,经济来源成为家庭的大难题。再加上刘新福和他的爱人张英焕都是乡村医生,村卫生室年收入不足万元。为了全家5口人的生计,刘新福与爱人商量,打算离开工作多年的村卫生室,走出大山,改行打工。
    刘新福的想法引起了双龙镇卫生院院长薛红文的重视和关注。薛红文主动找到刘新福进行协商,让刘新福和他的爱人一起到卫生院工作,工作时间安排为每周一至周五在卫生院值班坐诊看病,周六和周日回到原村卫生室为村民治病,包括开展一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每个月补助他们2000元。
    薛红文说,刘新福不仅医疗技术过硬,而且对患者服务态度热情。双龙镇卫生院的领导让刘新福夫妻俩到卫生院工作,不仅弥补了该院缺乏专业人才的现状,解决了刘新福的经济来源,还保障了山区村民的就医。

 
2008-2012 YYWSB.COM All Right Reserved
医药卫生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