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新生
本期医生简介:
关新生,扶沟县包屯镇硝庄行政村卫生室医生,从医26年,擅长中医疗法,逐渐总结出治疗中风后遗症的经验。此外,关新生运用纯中药治疗常见的青春痘,效果显著。
针挑疗法是在机体一定的腧穴部位上挑刺,使皮肤微微出血,流出组织液或拨出一些纤维以治疗各种疾病的简易外治疗法,可分为针挑法和针刺法。 病例:患者杨某,男,48岁,脑出血,住院一个月,采用保守疗法,输液治疗,脱离生命危险,后又转到康复医院做康复治疗一个月。患者找笔者就诊时,左侧上眼睑下垂,左侧鼻唇沟消失,面部肌肉松弛无张力,左侧嘴角下垂,流涎,不能言语,只能轻微点头,左上肢不能抬举、外展和内旋,手指半弯曲;左下肢平躺时外旋,大腿肌和小腿肌松弛无张力,肌张力为0级,脚趾不屈,嘱其动一动,不能微动,大小便失禁。患者为中风后遗症,左侧瘫痪,伴语言障碍和智力障碍,血压85~135毫米汞柱(1毫米汞柱=133.322帕),心率78次/分钟,在医院检查时无其他疾病。 所备用物品:大号皮针(消毒),棉签,创可贴,一次性手套,碘伏。 挑点的选择:嘱患者家属把患者扶起,坐直,让家属扶着,不要让其倒下,脱去患者上衣,使其上身裸露。以锁骨中点向上延长,在此范围内,以足膀胱经走向为重点,手掌来回搓,约五六次,观察皮肤,有白疕者,即为挑点。 操作:用棉签沾碘伏消毒此点,戴好手套,将消过毒的皮针持好,轻轻挑破皮肤表皮,再慢慢挑出纤维即可。 疗效观察:挑完后稍休息片刻,患者即能发出简短声音,手指即能微曲或微动,脚趾也能微曲或稍动。可以说立竿见影,疗效非常好。隔一日再挑一次,40天即能行走,或完全康复。 总结:任何疾病都有其发生发展规律,作为医务工作者,利用我们所学的知识和技能,扩大思维,纵向横向联系,在前人的基础上创新和挖掘,才能有收获。 针挑疗法是古人用于治疗其他疾病的,在临床实践中,笔者思考,现在中风患者多,而且疗效甚微,康复周期长,给患者和家属的身体上、经济上带来压力。于是,笔者大胆试用这一办法,结果非常理想,见效快,康复周期短。足太阳膀胱经,起于眼内眦,上行头,循行于脊柱两侧,下行于大腿、膝窝、小腿等,沿途有很多重要腧穴,这就给笔者带来启发。中风的病因就在头部,因为疾病的发生必有一定的临床表现,通过细微的观察,不难发现,所经过的经络上,必有改变,这个改变就挑点。因此,刺挑点能治疗中风后遗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