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河南昨日启动参合儿童大病直补工作 |
| |
本报讯(记者 陈琳君 胡晓军 李伟强)9月20日,河南省卫生厅召开全省提高农村儿童重大疾病医疗保障水平试点工作启动大会。从即日起,11个试点县(市)的参合儿童患两类6种疾病在8家省级定点医院直补90%。其中,新农合对6个试点病种的补偿比例达到限额内实际医疗费用的70%,医疗救助的补偿比例达到20%。省卫生厅副厅长秦省、省民政厅副厅长黄亚林出席会议并讲话。河南省人民医院、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新郑市人民政府、西平县人民政府分别代表省直定点医院和试点地区发言。 开展农村儿童重大疾病补偿试点是一项创新性工作,涉及的部门多,环节多,程序多,领导要求高,群众期盼高,技术风险高。试点工作从0~14周岁(含14周岁)儿童所患急性白血病和先天性心脏病两类重大疾病入手,优先选择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儿童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儿童先天性房间隔缺损、儿童先天性室间隔缺损、儿童先天性动脉导管未闭、儿童先天性肺动脉瓣狭窄等6个病种进行试点。 目前,国内还没有成功经验可以借鉴,处于先行试点、探索经验阶段。按照卫生部、民政部的统一部署,省卫生厅与省民政厅、省财政厅联合下发了试点工作实施方案,在认真测算、深入调研、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确定了试点地区,明确了纳入试点工作的疾病种类,核定了费用标准和补偿标准,选定了定点救治医疗机构,与各定点医院签订了定点救治服务协议,各试点县(市)与各定点医院签订了新农合直补协议。此次重大疾病补偿试点工作坚持了“五个统一”原则。 秦省在讲话中要求,要充分认识到医疗服务工作对试点工作整体安排的重大影响,把提高“两病”的服务能力放在突出位置上,确保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医疗服务。 秦省还要求,要创新思路,大胆实践,推进新农合制度健康持续发展。要多措并举,努力提高参合农民实际受益水平;要加强指导,扎实推进门诊统筹试点顺利实施;要加快步伐,全面推进新农合信息化建设;要积极探索,大胆实践新农合支付方式改革;要及早部署,认真做好2011年度新农合筹资工作。 黄亚林就民政部门如何协调配合、共同抓好这项工作提出要求。要进一步健全医疗救助与新农合的联动机制,提高同步结算功效,抓好制度衔接,做好医疗救助“一站式”服务。要加强资金监管,积极参与医疗救助资金支付过程中的各项审核,及时结算与拨付重大疾病患儿医疗救助资金。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