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一台老机器 情牵三院人 |
| |
1953年,郑州市第三人民医院引进了河南省第一台100毫安的西门子X光机。这台X光机的引进不仅是郑州市第三人民医院的突破,更是河南省的先例。在这台X光机背后还有一位在岗位上默默奉献、恪职尽守的普通放射科医生——师晏忠。 1946年,师晏忠被分到郑州市华美医院(郑州市三院的前身)放射科,成为了一名放射科的医生。当时的医疗设备相当落后,只有外国军用的两台机器,分别是15毫安和50毫安。回忆起当年的情景,师晏忠说:“那两台机器只能拍摄四肢影像和透视,经常会延误诊断。”这种状态一直持续到1953年,医院引进100毫安的西门子X光机才算结束。这台X光机是河南省第一台100毫安的X光机,代表着当时最先进的医疗水平。 说到这台机器,师晏忠有说不出的自豪:“当时,只有华美医院有这样的机器,铁路招工、工厂招工、学生体检,都是来我们医院,每天差不多有1500~2000人。工作量大,但是机器却不误事,保持着检查的准确性,减少了诊断的时间,使病人能够尽快得到治疗。这台机器不仅是郑州市的第一台,也是河南省的第一台,利用它可减少病人改变体位的次数,更易诊断出细微的病灶,这对病人来说是最大的福音。” 1962年,郑州市华美医院更名为郑州市第三人民医院,当时的情况师晏忠仍记忆犹新:“那个时候我们开会,3条长凳子都坐不满,放射科也就3个人。你看现在,我们医院从小到大、从弱到强。放射科现在已有20多人了。虽然我1992年就离开了岗位,但郑州市三院永远在我心中。看到三院今天的样子,我为我曾是三院的职工而自豪,我相信未来的三院会更好!” 一台现在看来普普通通的X光机,不仅记录着一名普通放射科医生的人生岁月,也记录了百年三院的发展历程,更记录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医疗事业的发展。 (邵德欣 刘凯迪)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