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景这边独好

8月30日,随着郑州市第七人民医院心内科今年第100例房颤患者——56岁的崔先生的康复出院,该院已成为全省首家年射频消融术突破百例的医疗机构。其成功开展的三维标测CARTO指导下房颤射频消融术,技术水平已在全省遥遥领先。 开启 “心” 希望
2005年,郑州市七院在该院副院长袁义强博士的带领下,在河南省率先独立开展了房颤射频消融术,成为国内为数不多的能独立开展此项技术的数家医院之一。几年来,他们不断创新,设立房颤门诊,成立房颤攻关小组,到国内知名医院学习取经,房颤诊疗技术进一步得到提升。迄今,该院已累计开展各种房颤射频消融术170多例。在今年开展的100例房颤射频消融术中,持续性房颤55例,阵发性房颤45例;患者最大年龄78岁,最小年龄17岁。经术后随访,所有接受房颤射频消融术的患者,包括合并有风湿性心脏病、先天性心脏病及快慢型病窦综合征、冠心病的患者,恢复效果均反映良好。 前不久,一位60多岁的老先生,办好了去台湾旅游的手续,但在出发前出现了心律失常现象,并且每2~3天就发作一次,每次持续时间不等。按常规治疗不见好转,他开始担心自己到台湾旅游的计划会因此搁浅。后来经过多方打听,他慕名找到了袁义强。经检查,袁义强确诊患者系心房纤颤,第二天便给他做了房颤射频消融术,当下就解决了他心律失常的问题。患者痊愈出院后如期赴台旅游。
承载 “心” 梦想
由于低创性和治疗彻底等特点,房颤射频消融术逐渐成为开展非常迅速的一项治疗技术,是治疗心律失常的一场革命。袁义强介绍,以往都是采用药物治疗以及外科手术治疗心律失常,这不仅会给患者带来行动上的不便,而且会造成很大的痛苦。房颤射频消融术正好解决了这些问题,但这项技术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对医生的经验和熟练程度有着非常高的要求。房颤射频消融术是郑州市七院重点开展的技术项目,技术水平以及治疗范围已迈入国内领先行列。 同时,该院开展的三维标测CARTO指导下房颤射频消融术,与以往传统的药物治疗和外科手术及二维标测房颤射频消融手术相比,手术成功率大幅提高,达到了90%,且并发症少、创伤小、住院时间短,是房颤患者更理想的治疗选择。 “每个人都是一滴水,汇聚在一起,就是浩瀚无垠的大海。”袁义强说,他个人的成长,离不开团队的相互支持。如今,该院心内科在他的带动下,已形成了一支有闯劲、有朝气、有活力的人才梯队,一批技术新秀正迅速成长起来。 作为成功的个体,袁义强以执着诠释着自己对医生职业的热爱,以不断开拓创新和脚踏实地实践着自己的信念与人生价值,走出了一个护“心”使者闪光的人生轨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