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版:要闻
   第2版:综合新闻
   第3版:乡医教材
   第4版:乡医特刊·健康专题
   第5版:乡村医生特刊
   第6版:乡村医生特刊
   第7版:乡村医生特刊
   第8版:乡村医生特刊
 
第6版:乡村医生特刊
 上一版    下一版  
感冒药风波
过分限制乡医用药 对农民健康不利
同行
合作之乐
漫长10分钟
不熄的明灯
“女笑星”村医
栝楼的传说
牡丹(国画)
医者徳为先(书法)
茶 道
1
11 1 2010年8月7日 星期六 目录导航 1
 上一期   下一期 
1
  不熄的明灯
  新密市牛店镇打虎亭村卫生所 付文娜
  他和我同一个姓氏、同一个职业。按辈分我应该叫他“老老爷”,按工龄和经验我应该尊称他为“老前辈”。已经撒手而去4年的他,就是我们新密市米村镇无人不识的老乡医——付有才。
  记忆里,他个子矮矮的,总是穿着一件几乎盖着脚跟的白大褂。他头顶光秃秃的,像个小球场,周围是稀疏的白头发,高高的鼻梁上架着一副又小又黄的老花镜,玻璃镜片后是一双虽布满鱼尾纹却亲切有神的大眼睛。找他看病时,他总是笑眯眯地先从口袋里掏出一颗糖让我吃。
  每次爷爷带我到米村卫生院找付医生看病时,他诊室里的病人总是络绎不绝。当时老百姓都靠“上工”挣工分养家糊口,生产队每月只给付医生两三块钱的微薄补贴。他白天为病人看病,晚上除了挑灯自学医学知识、随时准备背上药箱出诊外,还得编筐、编篮子赚钱供几个孩子读书。
  就在这样艰苦的环境里,付医生用精湛的医术为无数乡亲解除了病痛。
  马寨村有一位农妇,常年“心口痛”、肚胀、吃不下饭、便秘,整天有气无力地躺在床上不停呻吟,嚷着难受。她跑遍了附近有名的卫生所和县里的医院,钱花了不少,也没检查出来毛病。时间长了,儿媳妇听见她呻吟就心烦,丈夫也觉得她是在装病。经人介绍,她找到了付医生。当付医生看到眼前饥瘦如柴、目光黯然的女人着实吓了一跳。他认真分析病情后,认为这位久治不愈的病人患的是胃神经官能症。于是,他采取药物治疗加心理开导的方法施治。经过1个多月的治疗,病人奇迹般地康复了,胃痛、腹胀、便秘的症状消失得无影无踪。
  由于付医生医术高明、医德高尚,在米村镇卫生院,“卫生院里有个付医生,小医院里也能治大病”的顺口溜传开了。很多找付医生看过病的患者都有一个共同的感触:“找付医生看病,他从来不会吓唬俺,光听他说几句安慰人的话,俺的病就好一半了;再吃几包价格便宜的药,病就好得一干二净了。”
  付医生70多岁时,依然坚守在临床一线。心脏病发作时,他含几颗速效救心丸就又开始坚持工作。在最后的日子里,付医生的病情发展得很快,他浑身疼痛、握笔无力,写一个字都十分艰难。然而他还是忍着疼痛,把自己毕生的从医经验和特殊病例用药情况写成了一本记录,留给了他的徒弟。
  付医生的葬礼上,来为他送行的人很多。有被儿女们搀扶而来的老人,有抱着孩子的妇女……
  每当想起付医生,我就仿佛感受到,心中有一盏明灯,为我的乡医之路指引着方向。
 
2008-2012 YYWSB.COM All Right Reserved
医药卫生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