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河南卫生监督体系基层网络建设《指导意见》出台 卫生监督网络明年实现村村覆盖 |
| |
本报讯(记者 吴玉玺 实习生 韩晓东 通讯员 董作举)“到2011年6月,全省要建立健全覆盖市、县、乡、村四级卫生监督体系基层网络。”8月1日,河南省卫生厅下发《关于加强卫生监督体系基层网络建设的指导意见》(简称《指导意见》),对卫生监督体系提出了明确目标。这一目标要求,比《关于加强卫生监督体系基层网络建设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中的时间整整提前了1年。 今年7月初,省卫生厅下发了征求意见稿,提出要在2012年6月完成建立覆盖市、县、乡、村四级卫生监督体系基层网络的目标。据省卫生厅卫生监督处负责人介绍,在一个月的征求意见期内,省卫生厅收集到了很多合理化的意见和建议。根据各地的意见和建议,考虑到我省已经有部分地市完成了卫生监督体系基层网络建设,有了成熟的经验可以借鉴,省卫生厅将这一时间表进行了修改。 时间提前了,但是要求标准并没有降低。卫生监督体系基层网络建设,就是县(市、区)卫生监督机构充分利用现有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站)等卫生资源,在乡镇设立卫生监督分所或卫生监督工作站,在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站)设卫生监督信息点,形成卫生监督工作“城乡统筹,重心下移,进入社区,覆盖农村”的长效管理机制,弥补卫生监督力量薄弱的不足,基本消除监督盲区,提高卫生监督工作效率和执法能力。 未来5年,全省的卫生监督网络建设有了明确而具体的目标,一共分为3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到2011年6月建立四级卫生监督体系基层网络。第二阶段从2011年7月到2013年10月,以各级卫生监督机构和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为信息网络节点,触角延伸到城市社区和农村,构建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高效、快速、通畅的信息网络体系,实现卫生监督执法服务的规范化、专业化、信息化、网络化。第三阶段为完善提高阶段。从2013年11月到2015年,通过卫生监督新体系的运行、调整,进一步完善监管体制机制,逐步实现监管对象与其网络监督信息同步,形成“反应灵敏高效、指挥坚强有力、应对及时准确”的卫生监督新模式。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