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版:要闻
   第2版:综合新闻
   第3版:乡医教材
   第4版:乡医特刊·健康专题
   第5版:乡村医生特刊
   第6版:乡村医生特刊
   第7版:乡村医生特刊
   第8版:乡村医生特刊
 
第6版:乡村医生特刊
 上一版    下一版  
建立参合农民 照片采集制度
政府买服务:走出农村高血压防治之路
我与乡医特刊的情缘
夏日小雨游鸡公山
卢明义捧回省市奖
宁建峡“乐”吃“百家饭”
解读庄子的长寿之道
药葫芦、杏林、堂的来历
砂仁的由来
1
11 1 2010年7月24日 星期六 目录导航 1
 上一期   下一期 
1
  砂仁的由来
 
  传说很久以前,广东西部的阳春县发生了一次范围很广的牛瘟,全县境内方圆数百里的耕牛,一头接一头地病死,惟有蟠龙金花坑附近村庄一带的耕牛没有发瘟,而且头头体强力壮。当地几个老农感到十分惊奇,便召集这一带牧童,查问他们每天在哪一带放牧?牛吃些什么草?牧童们纷纷说:“我们全在金花坑放牛,这儿生长一种叶子散发出浓郁芳香、根部发达结果实的草,牛很喜欢吃。”
  老农们听后,就和他们一同到金花坑,看见那里漫山遍野生长着这种草,将其连根拔起,摘下几粒果实,放口中嚼之,一股含有香、甜、酸、苦、辣的气味冲入了脾胃,感到十分舒畅。大家品尝了以后,觉得这种草既然可治牛瘟,是否也能治人病?所以就采挖了这种草带回村中,一些因受了风寒引起胃脘胀痛、不思饮食、连连呃逆的人吃了后,效果很好。后来,人们又将这种草移植到房前屋后,进行栽培,久而久之成为一味常用的中药,这就是阳春砂仁的由来。
 
2008-2012 YYWSB.COM All Right Reserved
医药卫生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