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版:要闻
   第2版:综合新闻
   第3版:每周看点
   第4版:专版
   第5版:社区卫生
   第6版:天使之声
   第7版:医药园地
   第8版:综合文摘
 
第2版:综合新闻
 上一版    下一版  
河南省年龄最大肝移植病人获新生
郑州市甲肝疫苗纳入免疫规划
孟州药监局打造“低碳机关”
信阳市精神病院护理大练兵
地方病防治国家级监测点项目启动
唱响红歌 向党献礼
呼唤和谐就医环境
我们永远是好兄弟
“住院一次,服务一生”省胸科医院成立“心友会”
1
11 1 2010年7月1日 星期四 目录导航 1
 上一期   下一期 
1
  呼唤和谐就医环境
 

本报记者 王明杰

  农用三轮车堵医院门口,医院工作人员、患者及家属无法进入,医院职工被打,其中5人被送到市级医院救治……这是2010年6月21~25日发生在漯河市源汇区妇幼保健院的一幕。

  今年6月5日15时22分,产妇郑某以“停经9月余,持续下腹痛5小时,阴道流液1小时”为主诉入住漯河市源汇区妇幼保健院。经急查彩超,主管医师与病人家属张某沟通:产妇病情严重,已出现胎盘早剥、胎儿宫内窘迫,可能会出现死胎、新生儿死亡、顽固性宫缩乏力致产后大出血等危重情况,建议转入上级医院。病人家属张某不同意转院,并在医患沟通记录上签字。
  妇产科医生立即通知手术室准备急诊剖宫产手术、检验科准备同型血液、儿科医生到手术室做好抢救新生儿的准备工作,并将情况上报医务科及院领导。院领导当即指示医政科、护理部、外科、麻醉科、检验科、药械科等相关科室主任及人员全部到位并积极参与、组织抢救。
  手术医生在打开腹腔后,产妇子宫全部呈紫蓝色,呈100%卒中状态,胎盘完全游离于宫腔。16时36分,女婴娩出,全身皮肤苍白、无肌张力、无呼吸、心率60次/分。等候在手术室的儿科医生对生命垂危的女婴进行紧急抢救。
  54分钟后,女婴因抢救无效临床宣布死亡,医生随即告知家属。由于胎盘早剥、子宫收缩乏力,医生立即采用温盐水纱垫热敷子宫、按摩子宫等方法对症处理,子宫依旧不收缩。随后,产妇出现顽固性宫缩乏力,持续出血不止,立即给予输血等抢救措施,子宫仍不收缩,处于失血性休克状态,面临生命危险,建议行子宫切除术。病人家属张某已签署知情同意书。
  医院考虑病人年纪尚轻,且为第一胎,出生女婴已死亡,决定请漯河市知名妇产科专家会诊,尽最大可能为病人保留子宫。
  市级专家通过采取相应措施和一系列处理,病人子宫仍呈卒中状态,无收缩迹象。如持续出血不止,强行保留子宫,将会危及产妇生命。医生将病情再次告知病人家属,张某再次签署知情同意书:要求切除子宫。
  医院在产妇及其出生女婴的整个救治过程中,谈话沟通记录多达7次,每一次的病情告知都有家属签字。子宫切除后,病人病情渐趋稳定,转入漯河市中心医院进一步治疗。在转院时,产妇家属曾对医院参与救治的医护人员再三表示感谢。
  10天后的6月21日,直到25日。郑某的家属张某一行40余人,以对郑某的救治存在过错为由,对医院进行围堵,在医院门口扯挂横幅,并要求医院赔偿100万元。
  彼时,在医院门口扯挂横幅、放置花圈,利用拖拉机堵住医院大门,患者无法就诊,工作人员无法上班。同时,多人冲入妇产科病区和内科病区威胁、谩骂、撕扯工作人员,产妇的婆婆坐到医生办公室的窗户上作势跳楼,来威胁医院。
  为了不影响各病区住院病人的诊治,医院通知各科工作人员走消防通道进入医院。谁知又有30余人围拥消防通道门口,执意将消防通道门锁死,并对走消防通道到医院工作的职工大打出手,打伤工作人员多名,有5人因伤势较重被120救护车接往市级医院救治。其他数十名职工,也受到了不同程度的伤害。
  目前,漯河市源汇区妇幼保健院已将处理医疗纠纷的3种途径告知患方家属,但患方仍要求医院必须同意他们的要求。院方要求本院职工保持冷静态度。由于医院就医环境被扰乱,病人无法得到正常救治。医院职工呼吁,还群众一个和谐的就医环境。

 
2008-2012 YYWSB.COM All Right Reserved
医药卫生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