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卫生文化是心里开出的花 |
|
□刘永胜 小时候,露天电影曾经是我的最爱。 银幕上给人印象最深的两种人,其一是军人,其二是医生——直到今天,我还固执地认为,没有军人或医生的故事,就像没有了生老病死,是不真实不完整的,也常常因此而劳累了电视遥控器。 同时,由于身体的孱弱,我常三天两头,要么去诊所,要么到医院,找医生看病,找护士打针,与他们也渐渐熟识了起来。总感到,现实中的医生护士比银幕上的更真实,也更亲切。 曾经有一位老中医拂着花白的胡子一语道破天机,“从医者从学医开始,卫生文化就一脉相传,深入骨髓。”其时,屁股上还晃着大布书包的我,似懂非懂,只有点头的份儿。 后来,人长高了,书读多了,经验广了,再加上职业的便利,对老人所说的“卫生文化深入骨髓”大彻大悟——原本,卫生文化就是一朵开在心里的花,要多美有多美。 人性之美——人常说,生死关头见人性,救死扶伤最英雄。生命面前的考量是最大的考量。医务人员的无私、大爱和忘我,通过望闻问切传递给患者,让一个个生命重新绽放。这时候,一个会意的眼神,一个温暖的掌心,都璀璨着人性的光芒。 仁术之美——医者,仁术也。无仁难成良医,艺粗精医不成。你见过记仇的医生吗?你见过丢弃书本的医生吗?反正,我没有!他们的心,总是装着患者,系着病人;他们不是在诊室、病房,就是在手术台;他们的窗口,总是亮着一个夜读的剪影……如果细心体会就会发现,就连他们常穿的白大褂、护士服,手里的听诊器、手术刀,无不彰显着敬业精神、仁术之美。 和谐之美——健康是最大的民生,医患是和谐的花蕾;想感受和谐的成果,到医院去!看卫生工作去!每逢有人问和谐的含义,我那昨日执鞭、今日驼背的老师,总是这几句话。 老师,您这几十年的体会,解得精、讲得好。学生要对您补充的是,杏林窗外,医改路上,“五大工程”催生的卫生之花,将会更璀璨,更耀眼,更具和谐之美。 愿卫生文化,成为你、我、他——心中共同开出的花。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