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头孢菌素并非代次越高越好 |
|
头孢菌素和青霉素一样,都同属β-内酰胺类抗生素,其中的第一代头孢菌素又称为先锋霉素。头孢菌素具有抗菌作用强、毒副作用小的特点,故备受人们的青睐。目前,随着科技的发展,头孢菌素类药已是“四世同堂”,有200多个品种,但常用的只有十几种。不少人认为,其代次越高,价格越贵,疗效也越好,其实这是一种误解。 头孢菌素主要是按照其开发顺序、抗菌谱、对β-内酰胺酶的稳定性以及对肾脏毒性大小的不同而划分为不同的代次。 第一代头孢菌素主要是1962~1970年发现并生产的,包括头孢噻吩、头孢噻啶、头孢甘酸、头孢氨苄、头孢唑啉、头孢拉定等。主要用于青霉素治疗效果不佳的革兰阳性球菌感染的各种疾病,对于其他感染的效果较弱。 第二代头孢菌素主要是1970~1976年生产的,包括头孢孟多、头孢替安、头孢呋辛酯、头孢西丁钠等。这代头孢菌素对革兰阳性和阴性菌都有效,但对革兰阳性菌的作用不及第一代,对革兰阴性菌的作用比第一代强,但较第三代差。用于流感杆菌、大肠杆菌、肺炎杆菌感染的下呼吸道、泌尿道、皮肤及软组织的各种疾病。 第三代头孢菌素主要是1976~1983年发现并生产的,常用的品种有头孢哌酮钠、头孢曲松钠、头孢他啶、头孢噻肟钠、头孢克肟、头孢唑肟等。其抗菌范围比前两代广,对大多数细菌有抗菌作用,其特点是对革兰阴性菌的作用强,包括绿脓杆菌,但其对球菌尤其是葡萄球菌感染的治疗作用不如第一、二代头孢菌素。主要用于治疗革兰阴性菌感染的肺炎、胸膜炎以及皮肤、软组织、尿路、胆道、五官、外伤等部位的感染。 第四代头孢菌素是上世纪80年代中期开发的,目前已上市的有头孢吡肟、头孢匹罗等,以其特殊的作用方式、广泛的抗菌谱而优于前三代。因与青霉素发生交叉过敏的可能性很小,可用于对青霉素过敏的患者。临床多用于重症细菌感染。因此,选用头孢菌素要对症合理用药。 (钱 进)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