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版:要闻
   第2版:综合新闻
   第3版:每周看点
   第4版:健康知识
   第5版:乡村医生特刊
   第6版:乡村医生特刊
   第7版:乡村医生特刊
   第8版:乡村医生特刊
 
第3版:每周看点
 上一版    下一版  
大病救助期待制度的一跃
以人为本的细节
“精”“诚”育出满庭芳
1
11 1 2010年6月3日 星期四 目录导航 1
 上一期   下一期 
1
  以人为本的细节
 

——记全省乡镇卫生院优秀院长蔡广贺
本报记者 王 平 方尧尧

舞钢市枣林乡中心卫生院院长蔡广贺

  刚来到医院,记者就见到一名陪同他哥哥从县级医院转到枣林乡卫生院来住院的老人。经询问得知,这名老人叫朱保轩,是枣林乡栗铺村人。当记者问起转院原因时,他滔滔不绝地说:“这里的技术和市里的差不多,但是费用低,离家也近。这里的医生和护士服务态度也好,不一会儿就有人过来问问病情,让人心里暖和。你看看这一次性床单和被罩,多干净。我看院里的卫生状况,比市里的医院都好。有这么多好处,为啥不来这里住院呢?”窥一斑而知全豹,从朱保轩朴实的话语里,我们可以感受到蔡广贺的出色管理能力。据了解,作为—名基层领导干部,他深刻领会到科学发展观的丰富内涵和精神实质,以患者为本,在基层作出了突出贡献。
以人为本,打造学习型医院
  不断提高职工的素质,满足职工的个人成长和发展需要,是“以人为本”的重要体现。蔡广贺知道,医院要生存和发展,要有一支高素质的职工队伍,而提高素质的主要途径就是学习。所以,他一上任,就把创建学习型医院当成贯彻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务,倡导职工养成主动学习和终身学习的习惯。
  在建设打造学习型医院中,蔡广贺将思想学习和业务学习很好地结合了起来。在平时的工作中,他从职工的思想教育抓起,建立了严格的会议和学习制度,定期召开会议或举办学习班,引导职工认清形势,树立战胜困难的信心。
  为加强职工的业务培训,蔡广贺坚持“引进来、走出去”的方针,先后送出去进修医务人员3人,引进医务人员8人,相互学习交流,充分发挥了人才的作用。通过学习和培训,医务人员的医疗水平明显提高,医疗事故防范意识明显增强,连续5年没有出现一起医疗事故。
  建设学习型医院,满足了卫生院职工的个人成长需要,更重要的是,蔡广贺把卫生院和职工变成一个命运共同体。卫生院的职工都认识到:卫生院的成长要依靠职工的成长来实现;职工的成长,又要依靠卫生院这个平台。几年之间,卫生院培养出了一支技术精湛、服务高质量的学习型精品团队。
以人为本,营造和谐的氛围
  蔡广贺说:“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发展为了谁、依靠谁,发展成果由谁分享,始终贯穿着以人为本的原则和理念。”蔡广贺大力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改进就医环境、更新医疗设备,满足患者的就医需求等措施都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理念。不过,给记者印象最深的,是蔡广贺在病人服务中对细节的执着。
  有“最伟大的建筑师”之称的密斯·凡德罗,在被要求用一句最概括的话来描述他成功的原因时,只说了五个字“魔鬼在细节”。而记者在医院,也处处看到蔡广贺在服务细节上的执着。比如,记者在卫生院看到了不少一次性杯子,问起用途,蔡广贺说:“细节上更能体现对患者的关爱。所以,医院每天为患者提供开水和一次性杯子,以满足患者的饮水需求。因为,患者就是我们的老师,我们应该对他们充满感激、爱心!”
  诸如此类的服务细节还有很多:为方便患者家属做饭,又修建了便民服务处;有些村民对新农合报销的程序不是很清楚,专职配备一名新农合报销协理员,全程陪同患者办理手续;做到了患者怎么顺心怎么力、怎么安心怎么办,怎么开心怎么办。
  蔡广贺说:“要科学发展,构建和谐医患关系,除了加强服务,注重医疗质量也是至关重要的。对我们卫生院来说,医疗质量和安全就是生命线。惟有提高质量,卫生院才能实现长足发展。”谈到怎么抓医疗质量和安全,蔡广贺介绍,他们以管理年质量活动为依托,使医疗质量管理经常化、制度化、规范化,健全并落实了卫生院规章制度和人员岗位责任制度,严格执行卫生技术人员的准入制度,强化“三基三严”训练和“核心制度”落实;加强急诊科能力建设,做到专业设置、人员配备、抢救设备三到位;实施卫生院感染系统化管理,提高了卫生院感染管理水平;认真落实院长查房制度,并将考核结果与工资奖金挂钩,奖优罚劣,使医护质量明显提高,在每年的一级医院医疗质量安全管理年活动考核评比中均荣获第一名。
  由于蔡广贺对“科学发展”的深刻理解和践行,枣林乡卫生院实现跨越式发展,固定资产由80万元增加到210万元,收入由30万元增长到192万元。他也由此获得了多项荣誉,在河南省全省乡镇卫生院优秀院长评选中,他更是以全市第一名的成绩入选。

 
2008-2012 YYWSB.COM All Right Reserved
医药卫生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