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版:要闻
   第2版:综合新闻
   第3版:综合文摘
   第4版:悬壶百味
   第5版:公共卫生
   第6版:每周看点
   第7版:医药园地
   第8版:优秀卫生院长
 
第5版:公共卫生
 上一版    下一版  
健康生活:寻找背后的力量
郸城县汲冢镇卫生院院长崔显玉 暮色苍茫看劲松
睢阳区高辛镇中心卫生院院长谭训勇 勇立潮头事躬亲
睢阳区路河乡卫生院院长邢万军 乡村卫生战线一骁将
1
11 1 2010年5月29日 星期六 目录导航 1
 上一期   下一期 
1
  健康生活:寻找背后的力量
 

本报记者 胡晓军 王正勋

修武县周庄乡五里堡村农民蓝球赛

 

张贴在五里堡村村头的健康宣传海报

 

焦作市龙源湖公园的健康石

    不单是清晨第一道曙光之后的晨练,富足起来的人们,户外出游渐成风尚,体育健身涵盖男女老少,各式的健康教育书籍和健康教育视频大行其道,节假日送健康礼品成为新时尚,大街小巷举办的健康教育讲座成为城市一景……
    健康生活,发生在中国城市社区居民和农村群众身上的变化,从来没有这样触手可及。本篇报道旨在通过对河南焦作市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行动的开展,近距离观察城市和农村正在改变的生活方式,共同寻找促进健康生活形成的背后力量。
城市:政府购买 专业介入
    经过一两年的雨水冲刷,焦作市丰收社区的“健康步行圈”仍然依稀可见。在这个相对宽敞的区域内,居民们可以集中在一起,或闲聊、或沿着路上的“脚丫子”印展开有氧运动。
    看得见的还有居民小区内各楼道入口粘贴的健康宣传招贴画,“饭前喝汤,苗条健康” ……诸如此类的健康提醒随处可见。
    “我们在主要的城市社区设置健康宣传栏,并要求在宾馆、饭店等公共场所要设置健康宣传板报,目的是随时随地营建一种宣传健康、重视健康的氛围。”焦作市健康教育所所长和山茂说。
    这种健康教育形式不仅在改变着城市居民对于健康的认知,也美化着城市的环境。记者在焦作市区一些街道看到,街道两旁的墙上以卡通画或者文字的形式刷成了蓝色的健康教育长廊,“健康素养66条”等应有尽有,与城市的建筑相映成趣。据了解,这样的健康长廊分布在焦作市的背街小巷,居民集中的地方,总共有100多个。仅2008年,该市在健康知识长廊、健康教育宣传栏、健康知识读物印刷的投入就达600万元。
    在城区内专业的医疗机构,健康教育板报或者招贴画的设置和随时更换还被作为一项被量化考核的要求。“卫生局要求我们至少要设置2块健康教育宣传栏,并且确保每两个月更换一次,做到了这些,卫生局考评后会给出一定的经费。今年的第二个周期,我们按规定设置了甲流、麻疹的预防与治疗等健康教育宣传栏。”焦作市山阳区定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任郜雪枝说,“每次我们设置的健康教育栏都在4块以上。多出的部分卫生局虽然没有资金支持,但是居民需要的事我们就要努力去办。”
    看到管辖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在开展健康教育中如此积极,焦作市卫生局基妇科科长赵青不由得意兴高涨,“我们在城区开展健康教育,采取的是政府买单的形式。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按要求每两个月完成2块健康教育宣传栏的更换,并将电子版传输到我们的系统进行审核,我们会根据其完成情况每块宣传栏给予50元的奖励,2块宣传栏就是100元。但实际上,我们给予支付的资金是应付资金的两倍,也就是一年1200元,目的都是为了激发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积极性。”
    记者了解到,设置健康教育栏只是该市卫生局要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必须完成的两项健康教育规定动作中的一个。另一项规定动作,该市要求各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每月必须组织一次健康大讲堂活动,或走进社区、学校,或在中心举办;每次参加的人数不能少于20人。每个月根据完成情况考评后,由市卫生局每次支付100元。
    仅仅在定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他们已经组织了64次健康大讲堂活动。最近的一次是在5月14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医务人员走进小朵幼儿园,给孩子和家长们宣讲手足口病的防治知识。
    这样的健康大讲堂活动不怕流于形式。记者从定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4月21日举办的健康大讲堂活动记录上看到,参与人数20多人,地点是在丰收社区办事处,主题是手足口病的预防与控制,参加大讲堂活动的王春英、王连营等居民还纷纷在记录单上签下了名字。
    赵青说,不止是手足口病的防控与宣传,作为城市医疗卫生体系的网底,经过政府在政策和资金上的支持,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宣传饮食与健身知识、季节性传染病防控知识等等,将健康教育做到平时、做到实处,真正起到了健康守门人的作用。
农村:健康示范 行为新风
    从表面上看,修武县周庄乡五里堡村只不过是豫北地区再普通不过的一个小村庄。
    但就是这个小村庄,在今年春节期间,却组织举办了全县范围内的农民篮球赛。在比赛现场,“早运动一点点,享受健康一天天”等健康宣传标语引人眼球,五里堡村卫生所村医郜军涛还身穿白大褂向观众们发着健康教育宣传单。
    作为修武县3个乡镇6个示范村的一个,五里堡村自设立健康促进委员会开始,村里的文化生态就开始改变。首先,村里的两条主要街道都被粉刷上了文字和卡通画相交替的健康教育宣传知识,村民们在经营门口的小菜地时,抬头就能学习上几句琅琅上口的健康知识。
    郜军涛为村民们服务的诊所,同时也是该村的健康教育指导室,室内是修武县疾控中心统一设计的健康教育宣传画,以及每次活动积累的资料,在村内开展集中活动时用以播放的视频资料。郜军涛说,作为村里健康促进委员会的一个成员,他要全程参与村里组织的健康教育促进活动,给村里61岁的杨贵叶、41岁的王三刚等健康教育示范户挨家宣讲方方面面的健康教育知识。
    记着了解到,村里的健康教育示范户按照每3家选一户的要求挑选。这些示范户在经过培训后,就可以在平时的闲谈中、田野里的劳作中随时随地向街坊邻居们宣传健康知识。为了提高这些健康教育示范户的积极性,郜军涛说,他们还在平时组织一些示范户参加的健康知识竞赛,发放一些小围裙、牙刷等小礼品。
     修武县健康教育所负责人李娜告诉记者,仅全县范围内的农民健康知识大赛,他们在两年之内就举办了十多次,并通过媒体宣传等多种形式,健康教育覆盖率达到100%。在焦作全市,农村健康教育也结下了累累硕果,2008年组队参加全国农民健康知识竞赛,夺得河南赛区第一名,多名队员代表河南参加全国比赛;2009年,博爱县、温县通过省卫生厅验收,成为亿万农民健康促进行动省级示范县。
健康知识就这样通过口耳相传进入每家每户的心里,并进而改变着农村群众的认知和精神风貌。
    焦作市卫生局局长袁树庄对此感慨颇深,“农村人口比例大,且长期以来沿袭着旧的习惯和传统,一些不良的生活习性很难改变。因此,要改变国人的健康习惯,必须坚持以农村为立足点,通过卫生机构的专业指导,通过政府的大力支持,通过良好风尚的养成,树立新农村一种新的健康风尚。”
风潮:改变的健康习惯
    第一道曙光穿过天际,城市居民从楼道中解放出来,投入到公园广场中畅快筋骨;而在广大乡村,邻居们在屋后、路间互相攀谈、致以清晨的问候,如果处在劳作的季节,勤劳的背影已经布满了田野。
    在焦作市龙源湖公园,长达3.2公里的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大道上,已形成了三三两两的人群,他们或结伴而行,或独人闲庭信步,在绿荫生机和湖光水影中寻找健身的乐趣。一圈下来,往往已是半个多小时过去。
    同一时刻的河南省会郑州市紫荆山广场,因为是在成片的居民区附近,整个空间已经彻底醒来。慢行、吊嗓子、练水笔、舞太极,人们见缝插针进行活动。独有在几百里之外的西峡小城,人们在宽阔的时代广场上享受着山清水秀的乐趣,让身体的节拍与大地合二为一,说不出的惬意。
    民众这样一种追求健康生活的方向得到支持和肯定。民众也在全省持续开展的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行动中受益。
    在看到村里宣传的“健康素养66条”后,五里堡村村民马明星马上逐项对照,结果发现自己出现的血尿症状与一种癌症很像。他急忙找到村医郜军涛,要求去医院做检查。“赶紧去医院检查哩,一查才放心,原来是前列腺增生。”虽然是虚惊一场,马明星仍然是说不出的高兴。
    “北方农村在冬天的屋子里烧煤取暖,但由于防范意识不强,容易导致煤气中毒。我们给村民们讲,没有排气筒的,一定要装一个;还要随时摸摸排气筒的温度,如果是凉了,说明出气不通畅,要赶快找原因,或者停了煤气炉。”郜军涛还给记者讲了健康宣传的又一个效果。“这比吃药打针强上很多,也算是减轻农民负担吧!”
    这既是民众追求积极、健康生活方式的展示,又是追求更完美生活的一个起点。
    一方面,党和政府支持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行动的开展,众多的医疗机构通过自己的专业素养进行健康教育和健康干预;另一方面,民众通过自身的健康生活实践,提升着自己的健康,改变着精神风貌。
   “这就是我们开展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行动的初衷,我们要通过宣传与促进,让民众掌握健康的知识,形成健康生活的观念,树立健康生活的信念,最终实现‘知、信、行’的完美统一。”焦作市卫生局局长袁树庄说。

 
2008-2012 YYWSB.COM All Right Reserved
医药卫生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