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版:要闻
   第2版:名院风采
   第3版:名院风采
   第4版:健康知识
   第5版:乡村医生特刊
   第6版:乡村医生特刊
   第7版:乡村医生特刊
   第8版:乡村医生特刊
 
第6版:乡村医生特刊
 上一版    下一版  
伏牛山脚下的“约会”
一路同行 你我同心
戏台搭好 戏就要唱好
献给妻子的歌
追忆玉树抗震
他对这土地爱的深沉
大黄的由来
螃蟹治漆毒
1
11 1 2010年5月27日 星期四 目录导航 1
 上一期   下一期 
1
  戏台搭好 戏就要唱好
  长葛市南席镇尹庄卫生室 张纪岗
  父亲走了,他留下一句话,“戏台搭好了,戏就要唱好呀!”
  时针拨回到2009年的初春,村标准化卫生所建设正在如火如荼的建设中,就在这全力以赴建“村所”的节骨眼上,父亲因病住进了市人民医院,被确诊为中晚期贲门癌。
  父亲身患绝症,犹如晴天霹雳,我的脑海里忽然产生了停建卫生所的念头,以集中全力为父亲求医治病。
  在兄弟当中,我排行老大,又是家里唯一懂医的人,留在父亲身边作陪护,是再合适不过的人选。
  夜幕降临了,门诊大厅内,柔和的灯光送别了这里白日的喧闹,病房大楼的走廊中,人们的脚步声也渐渐稀少。也许是初来乍到,父亲和我躺在病床翻来覆去谁也睡不着。
  “大!给您商量个事,卫生所我不打算再盖了,眼下啥事都没给你治病要紧。”我很着急。
  “说啥?给我治病是不能耽搁,咱盖卫生所也是给乡亲们防病治病呀!弄啥事半途而废不是咱爷儿们的秉性。”父亲说话很干脆。
  一个月过去了,父亲病情好转出院,卫生所如期俊工。
  路过村口,一座小别墅样的村标准化卫生所映入父亲饱经沧桑的眼帘,他笑了,我发现,这是他患病这么多天来第一次笑。
  他径直的走进卫生所,到这房间瞅瞅,又到那房间瞧瞧,小心翼翼的摸摸崭新的大屏幕液晶电视机和名牌电脑,用力拍拍浅灰色油光发亮的药橱柜和观察床。“病好了,吃胖啦。”父亲自言自语的退下体重磅。
  “这屋子里摆设的新‘家具’真的都是国家白送?”父亲将信将疑。
  “嗯!都是前几天卫生院派人陆续送来的,一分钱也没收,另外还有两万元的建所补助金呢!”我自信地回答。
  “咦!国家真是看起咱,抬举咱,处处都想在咱农民的心坎上,弄啥事不卖力,让你自己都嘴拙。”父亲的嗓门有点高。
  “眼下,村子里的男女强壮劳力都外出打工走了,剩下的是一家老小,肯生病,不中用,这正是咱派上用场的好时候,一定要抓住这个机会,在服务上下功夫,给谁家的小孩子量量体温、老年人测测血压,尽管说是不收费、白忙活,但咱决不能带情绪、摆架子,要做到随叫随到,负责到底。”父亲语重心长地说。
  “平时要多读医书,积累经验,虚心向同行们请教。咱是农民的儿子,在土里刨个钱不容易,只有水平高、业务精、把准脉、看透病,乡亲们才少受洋罪,免花冤枉钱。”父亲的眼光充满希望。
  “听说咱村搞防疫是个老大难,村民们欠积极、不主动,老拖卫生院的后腿?有时候责任也在咱身上呀!干这一行,一定要做到嘴快、腿勤、脸皮厚,宣传到家解释透,你小时候让我解释的成语叫什么来的。”“百折不挠”“啊!看我的记性。”父亲轻轻的拍了拍脑门。
  “马蜂蜇一百次也不能挠啊!”对!就是这个理。
  父亲和我笑得都很开心。
  一辆摩托车在院子里戛然而止,来病人了,父亲起身走了,这一走他再也没有来过。
  出殡那天,我紧紧握住父亲腊黄、冰冷的双手,再也不想松开,泪水顿作倾盆雨,我要把泪水化作一股无穷的力量,去浇灌生命,滋润健康……
 
2008-2012 YYWSB.COM All Right Reserved
医药卫生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