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李伟强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烟草控制框架公约》的要求,5月10日,卫生部在例行新闻发布会上公布了明年我国将实现的控烟目标:自2011年1月起,中国内地将在所有室内公共场所、室内工作场所、公共交通工具和其他可能的室外工作场所,完全禁止吸烟。 目前,距要求的2011年所有室内公共场所、室内工作场所、公共交通工具和其他可能的室外工作场所全面禁烟仅有几个月的时间了,可以说已到了禁烟工作最关键的冲刺阶段。明年是否能全面禁烟?我们离禁烟还有多远?禁烟令执行起来将面临哪些阻力?一系列疑问的提出成为我们不得不面对的问题。 全省医疗机构无烟试点曙光乍现 要履约,就要从卫生部门做起。记者从在郑州召开的第14届全国控制吸烟学术研讨会暨中国控烟高级研讨班上获悉,2008年3月,在中国控烟协会和中国医院协会长期创建无烟医院活动的基础上,卫生部和全国爱卫办联合印发了《无烟医疗卫生机构标准(试行)》,去年,河南省已敲定20个医疗卫生单位做无烟试点。在试点初期,这些试点单位对工作人员进行培训,对前去就诊或办事的吸烟人士进行劝阻,保证室内场所无烟,并专门在室外设立抽烟区。 全民戒烟应从医疗卫生机构,特别是临床一线医生的自觉戒烟行为开始。 为此,河南省要求各医疗卫生单位要创建无烟环境,医疗卫生机构室内全面禁止吸烟,张贴醒目的禁烟标志;建立监督管理机制,设立控烟监督员和巡查员队伍,完善并落实监督巡查工作制度;开展全员控烟知识与技能培训,提高职工控烟知识水平,鼓励和帮助职工戒烟。 河南省还要求,各医疗单位禁止用卷烟接待宾客,并在创建无烟医院的过程中,邀请新闻单位进行监督。 郑州全面部署拉开“禁烟”帷幕 5月15日上午,郑州市由市政法委、文明办、爱卫办及文化执法部门联合,对市内的586家网吧业主、14家影剧院法定代表人、123家KTV经营者集中进行迎检培训。 培训中,经营者都收到了一份《歌舞厅、网吧迎接卫生城市复审打分表》,其中要求歌舞厅、网吧将取消烟灰缸,设立专门的吸烟室,此表无疑成了“禁烟令”落实的第一步。 “最难的就是禁烟,尤其是歌舞厅、网吧这类经营场所。”郑州市文明办工作人员孙磊说,根据考核要求,歌舞厅、网吧内要有机械通风装置,大厅和包间禁止吸烟,取消烟灰缸,设置专门的吸烟室,并设立吸烟检查员队伍,以保障“禁烟”工作取得实效。至此,郑州市“禁烟”工作拉开了多部门联动推进的帷幕。 为做好控烟履约工作,发挥示范带头作用,近日,郑州市卫生局再次召开全市卫生系统禁烟工作动员会,全面安排部署该市卫生系统禁烟工作。 根据要求,郑州市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及医疗卫生单位将成立禁烟工作领导小组,指定禁烟工作监督员、巡查员,加强医院禁烟工作内部监督与巡查。聘请各级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新闻记者以及各界群众做为禁烟工作社会督查员,加强医院禁烟工作的社会监督,逐步将医疗卫生机构建成无烟单位,确保2011年实现全国医疗卫生系统全面禁烟目标。 让烟民远离烟草面临挑战 “目前,我国‘烟民’约占成年男性的1/2,成年女性的1/4,一些未成年人尝试吸烟现象也呈上升趋势。吸烟的危害众所周知,但让烟民远离烟草却面临挑战。” 河南省健康教育所所长周钢坦言,控烟工作是一个多部门协作的问题,对于我们来说确实面临着很大的挑战,既涉及提高税收的问题、健康促进的问题、烟草广告的问题,也涉及公共场所控烟的问题。 “通过法制化的角度来进行控烟可能是最有效的,从长远来说,我们一直在积极倡导通过立法来全面控烟,但是还要有一个过程。” 周钢建议先从公共场所控烟这个切入点来做可能相对容易一点,保障不吸烟人的健康,使其免受二手烟的危害。 周钢说,禁烟令要取得成效,个人必须解决“两大瓶颈”: 一是认识问题,在老百姓眼里,吸烟是一种个人行为,它不是吸毒,从法律上讲也不违法,因而,要禁烟必须解决认识问题,吸烟虽是个人的事,但在公共场所吸烟,不仅烟雾中有害物质的1/3被自己吸收,其余有害物质还会随烟雾飘逸影响他人的健康;二是习惯问题,要改变吸烟者的个人习惯,不可能一蹴而就,更需要采取人性化的监管办法。 日前,重庆网友“彼得大帝”在华龙网发出名为《在临江门拍到的雷人一幕,祖国的花朵就是这样?》的网帖。帖子不长,只有数张照片,但内容却让人触目惊心:一群明显还未成年的孩子聚在一起,娴熟地点着香烟,其熟练的手法让人很难同他们稚嫩的脸庞联系在一起,而旁边的大人们却熟视无睹。 记者在几所学校门口蹲点发现,中小学生吸烟并不鲜见,在上学放学的路上,经常可见一些“小烟民”,陶醉于吞云吐雾之中。“除去杂草的最好办法是种上庄稼。”有专家指出,吸烟的孩子往往比较讲“义气”,借力打力也是一个好办法;可以在班里开展“无烟教室”,进行“远离烟草”大签名活动等。 拒绝烟草 远离癌症 自上个世纪50年代以来,全球范围内有大量流行病学研究证实吸烟是导致肺癌的首要危险因素,肺癌死亡者中有87%是由于吸烟引起的,吸烟过程中可产生至少69种致癌物质,其中与肺癌关系密切的主要有多环芳烃类化合物、苯、砷、丙烯、尼古丁、一氧化碳和焦油等。 郑州人民医院心内科主任刘恒亮说:“我这里有一个戒烟工作表,这是志愿者调查出来的。调查表显示戒烟者戒烟以后20分钟内血压可以降到正常水平,手脚的温度升到标准体温,8小时内血液中对人体内有害的一氧化碳可以降低到最低水平,血液中氧的含量也增长了,48小时之内神经末梢的功能逐渐开始恢复,72小时之内支气管呼吸非常通畅,两个星期到一个月的时间内他们可走路稳,肺功能改善率达30%以上,两个月之后器官和支气管黏膜都会恢复到正常水平,5年内戒烟者肺癌死亡率明显下降,如果戒烟5年以上肺癌的死亡率会下降很多,10年内癌前病变的细胞会被正常细胞所代替。” “所以,任何时间戒烟都不算迟,戒得越早越好。” 刘恒亮说,吸烟不仅危害吸烟者本人的健康,还会因为非吸烟者被动吸入大量环境烟草烟雾而危害其健康。日本一项前瞻性队列研究结果表明,重度吸烟者的非吸烟妻子患肺癌的几率比常人大6倍,且存在剂量——效应关系。 周钢表示,吸烟的危害正是在吸烟者没有感觉的情况下形成的,是慢性杀手,希望更多的烟民重视吸烟的危害,重视控烟与肺癌的防治,拒绝烟草,远离癌症。

吸烟低龄化现象日益严重
相关链接: 不妨学习香港经验 香港的禁烟措施始于2007年,按当时发布的禁烟条例规定,所有工作及公众场所,包括餐厅、街市及公园都禁止吸烟,获得暂缓禁烟许可的室内公共场所仅剩娱乐场所。2009年,香港的禁烟令进一步发威,酒吧、会所、夜总会、浴室、按摩院及麻将馆6种场所实施室内禁烟。至此,香港取代新加坡成为亚洲法定禁烟范围最广的地区。 香港的禁烟令将香港及游港的烟民全都赶到了街头巷尾。在香港街头可以看到的独特景色是:一群烟民围着街边的垃圾桶吞云吐雾。因为根据香港法律,违规吸烟者最高可罚1500港元,并且要上法庭听法官训斥。除罚款外,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还在禁止吸烟场所张贴了数以万计的禁烟标志,并通过公共传媒机构播放公益广告,以劝勉吸烟者尽量戒烟。为了帮助吸烟者戒烟,特区政府甚至开通了一个戒烟热线,让专业人士展开远程协助;在大幅缩小可吸烟区域的同时,还采取大幅提高烟草税的办法,增加烟民的吸烟成本。在香港市区买一包烟,烟草税就达到16港元。 与香港相比,内地一些地方的公共场所禁烟措施大都没有得到很好的落实,违规吸烟行为也没得到处罚。香港经验的四点启示是:一是公共场所禁烟要逐步展开,不可妄图一步到位;二是增强禁烟令的可执行力,明确执法机构和队伍,确保有人执法;三是要加大对违反禁令者的处罚力度,目前内地一些地方对在公共场所吸烟处以50元以下罚款,这种力度显然过低了,不足以达到惩戒的目的;四是进一步加大香烟危害的公益宣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