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心理咨询师许允刚的青海之行
5月8日晚上,离家10余天的许允刚回到了家乡平顶山。青海之行,数日奔波在医院的病房之间,为受伤同胞进行心理危机干预,许允刚从没好好地休息过,他的双颊比以前明显消瘦。 “挺忙的,有时到半夜才休息,但是精神上很充实。”5月12日下午,向记者讲起青海之行,许允刚心情还很激动。
援助青海伤员,他没有一丝犹豫 许允刚是平顶山市湛河区铁炉小学的校长。最爱学心理学的他读完了教育与发展心理学研究生课程等,成为中德网络高级心理咨询与治疗师、中国心理学家协会会员、家庭教育高级指导师。 4月14日,青海玉树发生7.1级地震,许允刚的心一下子揪紧了。作为心理咨询师,他已经预感到灾害给震区人民带去的心理创伤,不禁忧从中来。4月24日,许允刚收到了中国心理学家协会发来的《关于赴青海省玉树地震灾区开展震后心理危机干预工作的函》,他没有一丝犹豫,立即决定前往玉树。 此时,用爱心去抚慰震区那些心灵受到伤害的同胞,许允刚感到义不容辞。湛河区教体局的领导闻知此事,给予他很大的支持和鼓励。4月26日下午,许允刚在漯河火车站与其他心理专家会合后,前往西宁。
拳拳爱心,帮伤员驱走心中阴霾 到达西宁市的当晚,许允刚就开始了工作。在青海省心理咨询协会的安排下,由临床心理学专家徐清照教授、许允刚等6人组成震后心理危机干预培训专家组,开始对前期心理危机干预工作进行评估。 次日,震后心理危机干预培训专家组对青海省红十字医院、西宁市第一人民医院接收的玉树受伤群众进行重点的心理危机干预工作。 走进病房,看着身上缠裹着绷带,满脸青肿的伤员,许允刚的心情异常沉重。“遭遇地震等灾害的人一般都会出现紧张、恐惧等应激反应,如果不及时给他们进行前期心理危机干预,他们就会出现诸多不良反应,全身肌肉难以放松,会影响到正常的治疗。”许允刚他们一个病房一个病房地为伤员进行心理危机干预。 伤员多是藏民,语言不通,在志愿者的翻译下,许允刚等专家耐心地为伤员进行心理评估与诊断。很多伤员不愿说话,专家们就一遍遍地与他们沟通,让他们放松心情。 有一位22岁的女青年被建筑物砸伤,骨盆等多处骨折,伤势严重。专家们来到她的病床前时,女青年眼周围全是瘀血,肿起老高,惨不忍睹。她眼神呆滞,一言不发。由于心理压力过大,女青年浑身肌肉紧绷,脸上青肿难消。“我们为她进行了放松缓压,让她从头到脚逐渐地放松。”一次不行,再做一次,直到女青年完全放松下来。 次日,许允刚等人再去看女青年时,她脸上的青肿已明显减轻。“我们先后为她做了3次心理危机干预,在催眠状态下,女青年终于说出了担心残疾等心事,最终打开了心结。”女青年的脸上绽开了笑容,虽然没有说话,眼神中充满了对专家的感激。“她的笑容很灿烂,我们也很高兴,因为总算帮她走出了心理阴影。” 在西宁的7天时间,许允刚一行先后为130多名患者进行心理危机干预工作,及时稳定了受伤人员的情绪,有效地保证了临床治疗的顺利进行,受到了青海省心理咨询协会的好评。许允刚等人还在青海省红十字医院、西宁市第一人民医院对心理援助志愿者、医院医护人员进行了震后心理危机干预知识培训。 “看到伤员绽开笑脸,我打心眼里高兴。”许允刚说,他们离开青海省红十字医院时,大部分伤员已经出院。看到他们,伤员及家属会微笑着伸出大拇指,这是对他们由衷的称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