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版:要闻
   第2版:综合新闻
   第3版:临床荟萃
   第4版:悬壶百味
 
第2版:综合新闻
 上一版    下一版  
爱心·奉献·自豪
大爱无边——救助“空巢老人”
人工耳蜗——重建听的希望
卫生人的精神食粮
饮酒致食管破裂 一男子险些丧命
濮阳市中心血站采供血工作寻求创新点
新野县卫生系统实现养老金社会化发放
“健康快车”即将驶入洛阳
漯河市二院加强质控管理
河大一附院护士长“一日五查房”
1
11 1 2010年3月2日 星期二 目录导航 1
 上一期   下一期 
1
  人工耳蜗——重建听的希望
 
  本报讯(记者 李伟强 通讯员 刘妍)3月3日是全国“爱耳日”,今年爱耳日的主题是“人工耳蜗——重建听的希望”。记者从郑州市儿童医院了解到,该院将在3月3日当天,对耳病就诊患儿,免挂号费,对需要置入人工耳蜗的孩子,每位减免费用1.5万元,还将举行极重度耳聋患儿及家长关于人工耳蜗植入知识讲座。
  临床发现,大部分新生儿听力障碍都在2岁以后甚至到入学时才被发现,因而错过了听力恢复、语言发育的最佳时机。因此,对于听力障碍进行早发现、早诊断、早干预是关键。电子耳蜗植入手术是目前世界上治疗耳聋最先进的技术,其装置实际上相当于一个由主机和接收器两部分组成的助听器,接收器植入皮下,主机随身携带,两者通过同频无线电工作。它能够代替丧失功能的耳蜗毛细胞,通过电子学的声电换能器与分析言语的信号处理器,把适当的电脉冲直接刺激听神经,再由听神经传入大脑,从而产生听觉。
  据郑州市儿童医院耳鼻喉科主任、主任医师韩富根介绍,新生儿听力障碍病因主要分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遗传因素为基因问题;环境因素为药物性、并发症等。
  韩富根说,儿童尚处在语言发育关键时期,听力的抢救性治疗至关重要。因此,对于患儿,确诊极重度感音神经性聋且助听器佩戴无效的情况下,应尽早进行人工耳蜗植入,最佳年龄在1~2岁,手术治疗后不耽误学习语言。
 
2008-2012 YYWSB.COM All Right Reserved
医药卫生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