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版:要闻
   第2版:综合新闻
   第3版:综合文摘
   第4版:健康知识
 
第3版:综合文摘
 上一版    下一版  
药监局:中国已采取严格措施保护新药受试者权益
我们不能总是“被健康”
中瑞两国学者合著全球肾脏移植临床“指南”
卫生事业发展情况备受关注
专家呼吁尽快恢复完善透析登记
碱类复方制剂管理纳入药品安全整治
农业部针对海南豇豆农药残留超标下发紧急通知
《食品安全法》实施遭遇四大难题
1
11 1 2010年2月27日 星期六 目录导航 1
 上一期   下一期 
1
  我们不能总是“被健康”
    如果心态积极,养成了良好的健康生活习惯和生活方式,并坚持对健康进行投资,身体财富就会增值。
  如今时兴“送礼送健康”。朋友说,还没过年,家里就堆满了保健品,想送给亲朋好友,谁知他们家中也全都是“健康礼品”。这些保健品缺乏针对性,吃了不对症,弃之又可惜,不禁一声感叹:“又‘被健康’了!”
  人们对健康近年越来越重视,也舍得投入了。但是,很多人认为健康就是多买保健品。其实,这并不利于健康。研究发现,在影响健康的遗传、环境、卫生服务及心理、行为与生活方式等四个因素中,心理、行为与生活方式因素对健康的影响最严重,约占到70%。换句话说,如果一个人能够做到心理、行为和生活方式健康,就能够预防、推迟或避免70%的疾病,而这完全取决于个人。
  从某种意义上说,健康并不是单纯预防疾病,也并不仅仅是没有病。世界卫生组织专家认为,健康是“社会和个人的资源,是个人能力的体现。”因此,管理好这种资源,不能依靠任何人,只能“从我做起”。
  据报道,目前我国主要城市的白领亚健康比例达76%,处于过劳状态的接近六成,真正意义上的“健康人”比例不到3%;每年北京有500多万人主动体检,然而仅6%的人完全健康。近年来,四五十岁甚至更年轻的精英猝死、早逝的消息频频见诸报端。如果这些人平时注意进行健康投资,完全可以避免过早的患病、猝死。
  健康投资是对心理、行为与生活方式等影响健康的最主要因素进行管理。科学的健康投资方式是定期体检、提高健康素养、对疾病危险因素进行管理、保持健康生活方式。
  健康素养是指一个人获取、理解和应用健康信息与知识的能力。这方面我国居民比较欠缺。在去年底卫生部公布的首次中国居民健康素养调查中,我国城乡居民具备健康素养的百分比仅为6.48%,也就是说,每100人中不到7人具备健康素养。高血压、吸烟、喝酒、高胆固醇、肥胖等都是健康危险因素。为此,我们需要有针对性地进行健康投资。如果你的心态积极,采取行动,养成了良好的健康生活习惯和生活方式,并坚持对健康进行投资,身体财富就会增值。这里的投资不光是金钱,更多的是时间、精力等等,甚至是长期不懈付诸实践的毅力和决心。
  20多年前,刚到美国求学的一名中国学子,发现美国穷人胖、富人瘦,百思不得其解。原来是美国的富人对自己的健康进行了投资,穷人健康选择少、投入少,才导致“穷胖富瘦”现象蔓延。这也提醒我们,生活富足了,更要主动投资健康,而不能被动等待。  (摘自《人民日报》)
 
2008-2012 YYWSB.COM All Right Reserved
医药卫生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