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版:要闻
   第2版:综合新闻
   第3版“每周看点
   第4版:专版
   第5版:乡村医生特刊
   第6版:乡村医生特刊
   第7版:乡村医生特刊
   第8版:乡村医生特刊
 
第3版“每周看点
 上一版    下一版  
“绑”来的横祸
绷紧医疗安全这根弦
公立医院改革启动核心是坚持公益性和主导地位
1
11 1 2010年2月25日 星期四 目录导航 1
 上一期   下一期 
1
  绷紧医疗安全这根弦
 
本报记者 杜海燕
  近来看了一篇有关护理会诊对提高护理水平和护理质量的作用的业务论文。
  文中援引的诸多实例中有这样一个事例,一个因热液烫伤四肢躯干的两周岁小儿,因失液严重,很快进入休克状态。此时,大量的补液是抢救生命的关键。然而,患儿四肢皮肤被严重破坏,头皮静脉两次穿刺失败。护理人员立即向护理部提出申请,护理部马上抽调儿科护理专家会诊,在头皮上建立了两条静脉通路,输血、输液两不误,并从小儿的生命体征观察、用药等方面进行了指导,保证了护理质量,使患儿安全度过休克期。
  头皮静脉两次穿刺失败后,论文中提到的护理人员想到的是立即向护理部提出申请会诊,而方城县人民医院的这名护理人员在遇到患儿的头皮静脉不好找时,就擅自给患儿的胳膊绑上了止血带要进行手部静脉穿刺。两位护理人员遇到的是同样的难题,但是她们采取了不同的处理方式,结果也大相径庭,一方是最大程度上保障了患儿的生命安全,另一方却差点造成5个月大的孱弱生命截肢。
  烧伤患儿的护理效果之所以能得到最佳保证,得益于那家医院将护理专家会诊作为常规制度,按程序实施,护理人员严格执行操作规程。
  之所以会出现上文这起事故,从表面上看,是因为护理人员一时的疏忽大意,其实该院对需要解决的护理问题缺乏科学的护理理念才是根本症结所在。同时暴露出来的还有其他管理方面的漏洞,要不然小儿哭闹近30个小时怎么竟没能引起医护人员的重视。该院当务之急是尽快完善制度,加强管理,时刻绷紧医疗安全这根弦。不可否认,在出现这起事故后,院方的态度是积极的,是令患者家属满意的,但以“预防”为切入口,在出现医疗安全事件之前消除隐患,要比事后“补牢”有意义得多。
 
2008-2012 YYWSB.COM All Right Reserved
医药卫生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