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版:要闻
   第2版:综合新闻
   第3版“每周看点
   第4版:专版
   第5版:乡村医生特刊
   第6版:乡村医生特刊
   第7版:乡村医生特刊
   第8版:乡村医生特刊
 
第8版:乡村医生特刊
 上一版  
结核病系列之一   病例
利尿药和脱水药的选用原则
心中有爱情自真
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表现与治疗策略
1
11 1 2010年2月25日 星期四 目录导航 1
 上一期   下一期 
1
  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表现与治疗策略
 

    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要根据病人的个体差异﹑免疫时期﹑患者的经济水平及疾病的轻重程度采取不同的治疗策略。
    【临床表现】
    慢性乙肝病毒感染因患者感染时年龄﹑感染遗传因素﹑饮酒﹑感染病毒数量﹑准种及机体免疫状态等不同呈不同的临床表现与检测结果。
    非活动性乙肝表面抗原携带:乙肝表面抗原阳性,有或无乙肝核心抗体,乙肝病毒DNA检测不到,活检显示肝脏无炎症,一年内连续随访3次以上,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均在正常范围。
    慢性乙肝病毒携带:检测到乙肝病毒DNA,乙肝e抗原阳性或阴性,肝功能正常,一年内连续随访3次以上,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均在正常范围。
    隐匿性乙型肝炎:血清乙肝表面抗原阴性,血清或肝组织中有乙肝病毒DNA,有慢性乙型肝炎表现;肝组织活检能检测到乙肝病毒DNA;约20%隐匿性慢性乙型肝炎除乙肝病毒DNA阳性外,其余乙肝病毒血清学标志物均为阴性。
    慢性乙型肝炎:急性肝炎病程超过半年或根基肝组织病理学﹑体征﹑化验及B超检查综合分析符合慢性乙型肝炎表现者。
    慢性重型肝炎:出现极度乏力﹑食欲减退﹑呕吐频繁﹑腹胀﹑黄疸进行性加重,胆红素超过正常值10倍以上或每天上升≥17.1微摩/升,肝性脑病Ⅱ度以上,有明显出血现象,凝血酶原时间显著延长及凝血酶原活动度<40%以上等;在慢性肝炎或肝硬化病变背景上出现亚大块或大块坏死,大部分病例尚可见桥形及碎屑坏死。
    【治疗】
    治疗方法
    包括抗病毒、免疫调节、抗炎保肝﹑降酶治疗。慢性肝炎重度在抗炎保肝﹑降酶治疗基础上再应用抗病毒治疗,而慢性重型肝炎只能在维护肝功能前提下应用核苷类类似物抗病毒治疗,且只能选快速﹑高效的抗病毒药物,如恩替卡韦﹑替比夫定。
    严格把握抗病毒适应症
    一般适应症:一、乙肝病毒DNA≥105拷贝/毫升(乙肝e抗原阴性者≥104拷贝/毫升)。二、丙氨酸氨基转移酶≥2ULN(正常值上限),如用干扰素治疗丙氨酸氨基转移酶≤10ULN,血清胆红素<2ULN。三、如丙氨酸氨基转移酶<2ULN,但肝组织学显示诺迪尔肝炎活动指数≥4或≥G2炎症坏死。应注意排除由药物﹑酒精和其他因素所致的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升高。
    加强病情监测和效果预测
    目前抗病毒药物分为干扰素与核苷(酸)类似物两大类。
    一、干扰素:治疗前应检测肝肾功能、血常规﹑甲状腺功能﹑血糖,并排除自身免疫性疾病﹑妊娠﹑癫痫等。治疗6个月时乙肝病毒DNA定量下降时考虑更换核苷类似物或核苷酸类似物,疗效好可延长治疗时间。
    二、核苷(酸)类似物:应用范围较宽,可用于慢性肝炎、重型肝炎﹑失代偿期肝硬化,疗程一般较长,且存在耐药潜在危险。应用3~6个月时复查乙肝病毒DNA定量,若下降幅度小,可提前更换其他核苷类似物。若用阿德福韦,每半年应复查肾功能。应用核苷(酸)类似物时,前3个月应每月复查生化学指标﹑血清学标志﹑乙肝病毒DNA,此后每3个月复查一次。如达到乙肝病毒DNA定量低于最低检出限﹑肝功能正常﹑乙肝e抗原血清转换、乙肝e抗原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需巩固1年,乙肝e抗原阴性患者应巩固1年半,总疗程至少30个月。
    特殊人群的慢性乙型肝炎治疗
    一、合并应用化疗药物和免疫抑制剂﹑肝硬化患者只要乙肝病毒DNA阳性,无论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是否升高均应抗病毒治疗。用拉米夫定100毫克,每天1次,疗程较长。
    二、肝移植患者最好一开始采用拉米夫定及阿德福韦联合治疗,以减少耐药的发生。

    河南省传染病医院(郑州市第六人民医院)肝病专科:是国家肝炎防治教育基地、郑州市临床医学重点专科、郑州市肝病诊治中心、郑州市肝炎诊治中心、郑州市肝病研究所,是我省规模最大、收治病人最多的肝病专科,设有肝病一、二、三科,以及重症肝病科等4个病区,开放床位230张,有主任医师7人、副主任医师8人。该科在肝病的诊断、治疗、临床科研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各型病毒性肝炎的临床治愈率在90%以上,重型肝炎抢救成功率达50%以上;开展的肝癌、肝硬化并脾功能亢进的介入治疗、腹水浓缩回输疗法治疗顽固性腹水、人工肝支持系统治疗重型肝炎的临床研究,已达到国内先进水平;重型肝炎、失代偿性肝炎肝硬化诊断准确率和治愈好转率在全省居领先行列。

 
2008-2012 YYWSB.COM All Right Reserved
医药卫生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