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版:要闻
   第2版:综合新闻
   第3版:临床荟萃
   第4版:悬壶百味
 
第2版:综合新闻
 上一版    下一版  
我上了赞比亚的报纸
老人异地患病急 家乡医生解难题
为女治病筑债台 同事援手渡难关
饺子 焰火 温馨年
新年烦心事儿也不少
让“拒收红包”不再是空头支票
1
11 1 2010年2月23日 星期二 目录导航 1
 上一期   下一期 
1
  我上了赞比亚的报纸
  中国援赞比亚第15批医疗队基特韦点 程治强
  眨眼间,我们到赞比亚已经6个月了。在远离祖国万里的异国他乡,工作不仅是我们能力的体现,在这个特殊的地方,更加赋予了另外一种含义,因为我们是中国医生、中国人。
  同往常一样,我第一个到达外科办公室,等待晨会交班。平日严肃得近似呆板的赞方科室主任今天却一反常态,拿出一张赞比亚报纸,告诉等待开会的人们,有一件好事情,是关于中国程医生的,边说边展示手中的报纸《EDUCATION POST》。原来报纸上有一张我在病房为患儿换药的工作照片。
  看到这些,我回忆起刚到赞比亚工作时发生的一件事情。一天,大查房时,看到一个9岁的烧伤男孩,当地医生和家长告诉我,他们在等待中国医生,因为他们相信中国医生。外国同事也十分歉疚,说希望得到我的建议和帮助。当时,病人家属和外国同事期盼的表情,深深地震撼了我。通过询问,我了解到病人是严重烧伤,赞比亚医生仅仅施行单纯瘢痕切开处理,后来瘢痕再生,目前右脚及下肢严重挛缩,病人活动极其困难。在国内,这样的手术并不很复杂。虽然出国之前对当地缺医少药无器械的情况有思想准备,但这件事的出现还是令我感到吃惊。仔细检查病人后,我相信凭多年工作经验可以做好,只是有些担心手术室和器械的情况。随后,我认真查阅相关资料,并和中国同事反复探讨,做了精心的准备,用不太熟练的英语和科主任沟通,挑选器械,制定治疗计划。几次手术都很顺利,每次换药我都亲自来做,并认真指导当地赞方医生、护士如何处理这类情况。后来孩子终于康复出院。在外国同事的惊诧中,孩子和家长每次都用当地最高的感谢方式表达他们的感激之情……
  我知道,当地有许多人特别喜欢关注我们中国人。我们的一言一行,不仅仅代表我们自己,更代表中国医疗队、代表祖国。不久前,我还参加了一个慈善活动,到偏远的下级医院义诊、手术教学。当地电视台报道了我的手术过程。
  我希望通过我们的工作,能够让赞比亚人民真正感受到,中国在真诚地帮助他们。而自己能够用这种特殊的方式报效祖国,胜似任何褒奖,所有烦恼、乡愁、劳苦都统统被作为一个中国医生、中国人的自豪感所替代。
 
2008-2012 YYWSB.COM All Right Reserved
医药卫生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