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爷爷的忙中求乐 |
|
河南中医学院 卜俊成 爷爷今年72岁,是个闲不住的人,有一副热心肠、一双勤快手,走起路来一阵风,浑身总有使不完的劲。在职时,身为院长的他把医院打理得井井有条;退休后,本该享享清福的他却放下城里清闲的生活回到农村,喜欢在忙中求乐。 爷爷16岁开始学医,近半世纪的从医生涯使他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医术精湛,享誉县内外。退休时,县城几家医院都想高薪返聘,均被爷爷婉言谢绝了。他说,落叶归根,我是从农村走出来的,手中的薄技应该有用于乡邻。于是,爷爷回到了乡下我父亲的诊所坐诊。常年劳动的村人,多患有不同程度的慢性病。爷爷认真为他们诊治的同时注重情志疗法,他常和病人谈些轻松的话题,帮病人解心结、舒情志。患者心气顺了,加上有针对性的药物治疗,常能取得很好的效果。遇到有“小病熬、大病拖”思想的病人,爷爷常向他们宣传国家新农村合作医疗的各项优惠政策,鼓励他们安心治病。 爷爷写有一手漂亮的毛笔字,三里五村谁家娶媳嫁女多来找他写请柬和对联。爷爷常把好的风尚观念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写在对联上。东家娶媳,他写:今日洞房花烛夜,他年喜生状元郎。横批:优生优育。西家嫁女,他写:孝敬长辈常乐意,和谐妯娌永欢心。横批:贤淑为乐。他把习俗礼仪与幸福生活联系在一起,广为乡亲喜爱。他常说,老有所为才有所乐,年老的时候还能体现出自己的社会价值是件很开心的事。同时,爷爷还主动承担撰写家谱的重任,他不辞劳苦,收集、挖掘、整理资料。寺庙坟地的石碑前,图书馆档案馆的书桌边都留下了他忙碌的身影。 2007年11月,他应邀参加了中国卜氏后裔第二次代表大会,与宗亲交流研究心得。2008年5月,他自费和族人赴山东省微山县寻根祭祖。种种努力为家谱的顺利编撰夯下了坚实基础。天道酬勤,在爷爷的组织下,2008年8月《卜氏家谱鄢陵县卜岗村卷》终于付梓印刷。翻阅着散发着油墨香的劳动成果,爷爷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除编撰家谱外,他还编写了总计50万字的《中药故事传说》、《诗话中药》、《中医妇科概要》等书。爷爷常说,是党和人民养育并成就了自己,老来发挥余热,在乐中求为,在为中求乐,也算是对党恩民恩的报答。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