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阳光“片医”马玉玲 |
|
本报记者 赵 炜 编者按:日前的全省卫生工作会议上,省卫生厅厅长刘学周高度评价社区卫生工作者取得的突出成绩,他们以尽职尽责的努力提升了白衣天使的形象,郑州市金水区凤凰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片医”马玉玲就是其中的优秀代表。 2010年1月16日。 郑州市金水区凤凰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综合办公室。 9时许,一位身着天蓝色服装的姑娘推门进来,令记者眼前一亮:真如一朵盛开的玉兰花,顿时使整个房间芳香四溢。她,就是该社区中心“片医”马玉玲。 经采访了解得知,这位清纯可爱、有着阳光般微笑的“片医”马玉玲,不仅有着阳光般的职业,她本人更是如阳光般给人带来无限暖意。辖区居民亲切地称她为尽职的健康“守门人”、贴心的“好闺女”。 尽职的“守门人” 2008年6月,由金水区总医院领办的金水区凤凰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被郑州市卫生局定为郑州市“片医”负责制试点单位。 作为一项新的创举,郑州市要求1000户居民配备1名医生和1名护士,3000户居民配备1名防保医生,为居民提供健康管理、上门随访、电话咨询等“一对一”的医疗保健服务。金水区总医院积极响应,主动开展“片医”工作,并抽调各科室技术人才,成立10组“片医”团队。 22岁的马玉玲在当上片医之前是金水区总医院的一名心血管内科医师。2009年5月,她找到总医院院长周国平主动要求下社区当“片医”。性格开朗、对人热情的马玉玲对新生事物非常向往,一说当“片医”,能与居民面对面,为他们提供医疗保健服务,年轻上进的她怀有浓厚的兴趣。 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工作的日日夜夜,马玉玲以她阳光般的微笑,细致入微的贴心服务,为辖区居民撑起一片灿烂的晴空。 马玉玲所负责的辖区为南航新村社区,共有1048户、4581人,其中60岁以上的独居老人就有240人。“片医”的工作首先要走家串户为居民建立健康档案,筛查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等各种慢性病。刚开展工作时,存在着各种各样的困难:服务对象是陌生的,有些居民能很好地配合,有些则不愿意配合;有些居民在家,有些则不在家,小马他们经常吃闭门羹。为顺利开展工作,马玉玲和其他“片医”就利用节假日休息时间,上门逐一建立健康档案。2009年国庆节期间,马玉玲由于连着几天挨家挨户去登记造册,不堪劳累患了重感冒。她连着发了3天高烧,但没有一天耽误工作,上午在工作室输液,下午就又跑到居民家里。由于声带嘶哑,说不出话来,聪明的她就拿着一个小本,用笔与这些居民交流。她那双会说话的眼睛闪烁着真诚的目光,好多居民被深深感动了,纷纷给予积极配合。 在2009年的甲流防控工作中,马玉玲和其他“片医”认真做好辖区发热病人预检分诊和疫情监测任务,充分发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作用,严把甲流社区防控第一关。辖区一位小学教师出国旅游回来之后,作为甲流密切接触者被通知在家隔离。马玉玲每天上午9时和下午16时准点上门为这位教师各测一次体温,并指导其家属做好家庭消毒、隔离及防护措施。同时,她还耐心为辖区居民宣传甲流防控知识,做好健康教育工作。 11月中旬的一天,郑州突降暴雪,地面、房屋都被厚厚的积雪覆盖着。马玉玲和“片医”们冒着纷飞的雪花,顶着寒风,一大早就下社区为居民发送抗感冒中药合剂和藿香正气水等药物。在社区大门口,马玉玲一个个地打电话与辖区居民联系。“阿姨,您好!我们在社区门口免费发送抗流感药物……”一位叫孙学良的老太太因肠胃不舒服没有起床,马玉玲得知情况便马上把药送上门。过两天后,孙老太太专门给马玉玲打来电话表示感谢,说她吃了藿香正气水之后肠胃已经好受多了。 (下转第二版)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