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省卫生厅刘学周厅长答记者问 |
|
记者:据我们了解,2009年省卫生厅提出五大工程建设的工作思路,计划用5年时间全面加强农村卫生体系、卫生人才、医学科技等各项工作,加快推进新医改。请问这项工作进展情况如何?有没有突破? 刘学周:为理清发展思路,经过调研和探索,结合河南卫生工作实际,省卫生厅提出了五大工程建设的工作思路。决定以实施五大工程为突破口,加快完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为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奠定坚实基础,为全省人民的健康作坚强后盾。这项工作得到省委、省政府领导的充分肯定,也得到了各级卫生部门的积极响应,目前已经取得了明显成效。 第一,“五年百亿”工程取得突破性进展。2009年,我省共争取各类投资卫生建设项目4批,建设装备项目共计37706个,改建了1万所标准化村卫生室,实现投资40亿元。省政府确定的省人民医院新建病房楼等5个省重点建设项目总投资达15亿元。“五年百亿”工程的实施,为扩内需、战危机、保增长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第二,农村卫生人才培养“51111”工程进展顺利。计划5年内投入4.9亿元,为县、乡医疗卫生机构引进、培养1000名研究生、1万名本科生、1万名专科生,把10万名乡村医生培训一遍。2009年,共有8606名高校毕业生报名参加到基层医疗机构工作的考试,其中硕士80名,本科生1025名,专科生7501名。共选拔1795名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人员定向培养,1903名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人员参加成人在职学历教育。联合有关部门出台了农村卫生人员晋升和聘任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优惠政策,鼓励医务人员扎根农村,促进了农村卫生事业可持续发展。 第三,科技人才创新工程有了质的突破。已推荐拟培养或引进的专家人选190人,其中院士5名,院士级专家7名,特聘学科带头人24名,卫生科技创新专家53名,中青年知名专家101名,建设高层次医学临床学科15个。著名心血管专家胡大一教授领衔的河南省心血管流行病学研究中心在省人民医院成立。省肿瘤医院与我国血液病和干细胞技术首席专家、法国医学科学院院士韩忠朝教授达成引进合作意向。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与中国科学院吴祖泽院士签订了细胞生物学研究合作协议。郑州大学四附院与中国科学院汪忠镐院士签订了胃食管返流疾病及血管外科合作协议。郑州大学一附院、三附院分别推荐了我省本土的院士培养人选。去年12月,我们还在北京成功举办了“河南卫生发展高层论坛”,进一步搭建吸引高层次人才的平台。 第四,城市支农取得新实效。全省共派出1655名医务人员深入到300个乡镇卫生院和33个贫困县医院开展城市对口支农工作,共诊治病人82万人次。启动68个三级医院对口支援108个县级医院。卫生部党组书记张茅在新县考察时,看到每个乡镇卫生院都有城市医务人员帮扶,而且坚持得很好,表示非常满意。 第五,卫生文化建设日益繁荣。先后召开了全省卫生系统卫生文化建设动员大会、现场经验交流会,制定下发了《河南省卫生厅关于加强卫生文化建设的意见》,组建了天使文工团,拍摄了电视剧《护士站的故事》。各级医疗机构人文理念不断增强,服务水平不断提高,医患关系更加和谐,行业形象明显提升。 今年我们将按照“两会”精神和《政府工作报告》的要求,继续加快推进五大工程建设。 一是“五年百亿”工程。充分利用中央新增投资加大卫生投资机遇,积极争取项目和资金,强力推进疾病控制、医疗救治、卫生监督等城乡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 二是农村卫生人才队伍建设“51111”工程。为县乡医疗卫生机构再招聘培养200名研究生、2000名本科生、2000名专科生;免费培训3万名乡村医生。 三是城市卫生人员支援农村工程。继续做好三级医院对口支援县级医院工作。 四是卫生科技创新型人才工程。确定1~2名院士后备人选、5名特聘学科带头人、15名卫生科技创新人才、30~50名中青年知名专家。 五是卫生文化建设工程。使卫生文化建设与行风建设有机结合、相互促进、相得益彰,为实现我省卫生事业新跨越、大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