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充电”换来心清目明 |
|
本报记者 王 平 通讯员 孙东彪 近日,汝州市卫生局组织全市新农合定点医疗机构负责人、各乡镇新农合工作站负责人以及工作人员等200余人,进行了一次新农合监督管理集中培训。这次培训,受到参加培训人员的热烈欢迎。 彻底明白了 新农合制度实施以来,为农民群众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好处,受到群众的热烈拥护。但是,成绩的背后也存在着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那就是新农合监管人员对国家政策的出台、有关法律法规知识、参合农民医疗报销标准、监督管理人员的职责、违规违纪人员的处理等知识了解得并不是那么清楚。 “今天,我们重点掌握和学习了新农合相关政策、资金运行情况分析、问题与对策、巩固完善新农合制度等。这次培训使我们新农合医疗监管人员更深刻地明白了严格管理的重要性……”培训刚刚结束,参加培训的该市第一人民医院新农合管理办公室主任孙延芳表示,“这下彻底明白了!” 服务做得更好 3年来,汝州市参合农民受益面不断扩大,受益程度不断提高,参合率逐年提高。2009年该市参合率达到了98.29%,名列全省前茅。但在新农合的推行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3年来该市共审核扣发定点医疗机构及外诊病人不符合补偿标准金额42843.84元,追回违规补偿及骗取新农合基金71455元,有7名违规违纪人员受到相应处理,有两家定点医疗机构被责令限期整改。 该市新农合管理办主任娄曙霞介绍说:“新农合工作是一项全新的工作,没有固定的模式,没有现成经验,加上我们的工作人员大多刚刚走上新农合岗位,新农合政策掌握水平和业务管理能力参差不齐。随着新农合工作的不断深入,监管能力一定要跟得上,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管好农民群众的‘救命钱’,确保新农合健康发展,把服务做得更好,确保参合农民真正受益。”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