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武陟农民喜领“虎”年就医卡 |
| |
本报讯(记者 吴玉玺 通讯员 任永立)今年56岁的李群付是武陟县三阳乡杨梧贾村三组村民,家庭经济拮据。最近,村医吴新忠将2010年新农合就医卡送到他的手中,这是他家第六次通过政府资助参加新农合。老李逢人就说:党和政府时常牵挂着他们,“虎”年就是有个头痛发烧的也不用愁了,生活过得会更滋润。截至目前,武陟县已有17万农户领到了2010年新农合就医卡。 武陟县自2003年被省政府确定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县以来,积极探索新农合筹资新路子,初步形成了以责任筹资、人性化筹资为主体,以滚动式筹资、资助性筹资为辅助的筹资方式(责任筹资,就是将筹资工作作为县乡村三级干部的责任,动员引导群众自觉自愿参合;人性化筹资,就是将筹资与宣传政策、免费体检、结对帮扶相结合,提高群众参合积极性;滚动式筹资,就是参合农民兑现住院补助时,动员预缴次年的参合资金;资助性筹资,就是民政、计生部门及村街和企业为困难群众出资参合),全县共有61.62万农民参加2010年新农合,参合率由2004年的62.2%提高到98.20%,连续5年保持在90%以上。 2009年,该县又在全省率先实行门诊统筹补偿模式,门诊基金使用率由原来实行家庭账户的36%提高到目前的48%,门诊就诊率由原来实行家庭账户的0.81人次上升到目前的2.33人次,农民有病早治、无病早防的健康意识不断增强,门诊统筹的做法在全省得到了推广。同时,积极创新“一设一不设”服务举措,为全县278名家庭经济困难、常年卧病在床,患有脑血管病后遗症、恶性肿瘤晚期、高血压心脏病等慢性病的参合老年人设立家庭病床,提供免费上门医疗保健服务;对农村参合的贫困人口不设住院补助起付线,实现了新农合制度与医疗救助制度资源共享、信息互通、结算同步的“一站式”服务。2009年1~12月,该县162.66万人次农民享受补助5343.99万元,有效减轻了农民群众的医疗负担,赢得了社会各界的好评。 据悉,武陟县2010年将大力实施新农合“县级‘一卡通’计算机联网管理”建设工程,通过计算机联网管理,使门诊统筹基金实现全县跨村、跨乡使用,让参合农民享受到更好的服务。目前,400个村卫生所计算机配备和配套设施建设工作正在进行,有望3月份开通。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