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版:要闻
   第2版:综合新闻
   第3版:临床荟萃
   第4版:名院风采
   第5版:三院特刊
   第6版:医苑风景
   第7版:杏林撷英
   第8版:就医指南
 
第1版:要闻
 下一版  
焦作卫生执法荣获全国先进
宋璇涛在省食品安全工作领导小组会议上指出 加强食品安全监管 确保群众过节安全
中医国粹为医院强筋壮骨“五必访”访热人心出活力
新县从健康档案入手落实公卫项目
河南首支稀有血型青年志愿者队成立
让服务更规范 让群众更满意
1
11 1 2010年1月12日 星期二 目录导航 1
 上一期   下一期 
1
  中医国粹为医院强筋壮骨“五必访”访热人心出活力
      本报讯 (记者 刘永胜 通讯员 韩晓冰)建五行广场,迎医圣塑像,树名医名科,承国医要义。去年以来,洛阳市第二中医院以创“三甲”为契机,多策并举做大中医文章,如今这里的“国医堂”已成为医院的一张名片;“看中医,到洛阳‘国医堂’”已被广大群众所熟知。
    就诊有名医名科。医院在巩固国家级重点专科——脑病专科成果的同时,加大肾病科、肿瘤科、肛肠科、骨伤科的创建力度,精选学科带头人;同时对业务用房重新规划布局,使开放床位由200张增加到304张。目前,医院拥有国家级重点专科1个,市级重点专科4个,脑病专科主任韩冠先被评为河南省名中医。
    专科有硬件投入。借助省中医管理局支持国家级重点专科建设的机遇,医院增加中药熏蒸机、单视频脑电图仪、德国产吞咽言语治疗仪等脑病专科仪器设备30万元,又投资62万元购置了透析机、肛肠治疗仪、射频热凝控温器、高强度聚焦超声肿瘤治疗仪等,治疗手段更加丰富,中医特色疗法更加突出。同时,医院通过招标投入50多万元,为“国医堂”加装了两部电梯,解决老年人、行动不便的患者看病、做检查上下楼不便的问题,大受患者称赞。
    药材有正宗炮制。煎药房新增两煎、先煎后下煎药机4套,实行无假日工作制,加强煎药过程管理,确保了患者按时服上合格汤药。
    进门有中医氛围。去年春季,他们借修建新大门的机会,建成了涵盖金、木、水、火、土和阴阳八卦的五行广场,又南下南阳恭迎医圣塑像,并举行了隆重的医圣塑像安放揭幕仪式。院内灵石上篆刻的医院宗旨、核心价值观、院训和发展战略,不但体现了中医文化的厚重底蕴,也成为医院一道亮丽的风景。医院还启动了随方制剂工作,因人而异加工生产,凡需要者保证按时加工,确保患者及时服用。目前,医院700余种传统中药饮片采购、炮制、加工、开发自成体系,中药饮片每月收入保持在40~50万元。
    又讯 (记者 刘永胜 通讯员 段言文)职工有病住院必访,发生意外事情必访,婚丧嫁娶必访,生活有困难必访,无故不上班必访。去年以来,洛阳市第三人民医院党政领导坚持这样的“五必访”制度,访热了人心,访近了领导与职工的关系,为医院发展增添了活力。
    “倾情关爱职工,竭力关心职工, 就是思想政治工作最有效的方法。”该院党委书记姚克敏说,除了“五必访”之外,他们还千方百计为职工办实事、办好事,坚持每年为职工体检一次,并且每年都增加体检项目。去年一年仅职工工资就增加120万元,退休金补贴27万元。医院还通过民主推荐、无记名投票的方式评选了院级“十佳医务工作者”,进行表彰奖励,并制作大型展板,突出宣传。同唱红歌,举办摄影比赛,征集医院老照片等活动的相继开展,凝聚了人心,形成了浓厚的医院文化氛围。
    关爱出活力,杏林佳话多。统计显示,去年间,这里共完成医疗总诊次18.4万人次,出院9499人次,择期手术前住院日2.96天;医务人员拒收红包49人次,共31200元;社会对医院的平均满意率始终保持在95%以上。
 
2008-2012 YYWSB.COM All Right Reserved
医药卫生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