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关闭
点击关闭
健康资讯
医药卫生网 > 健康资讯
非常时期,中医师讲解中医防护保健方法
】【关闭 2020/2/21 10:57:50 | 来源:医药卫生网 |

   重点︰“正气存内,邪不可干”

  目前正处于抗疫防护的关键时期,每天都有新增病例确诊,同样也有很多患者治愈出院,不断增加的治愈人数给战胜病毒工作带来了极大的鼓舞。在抗击疫情的过程中,中西医结合,中医药防治所发挥的重要作用,让民众对于中华民族传承千年的中医智慧更有信心。

  

 

  在当下西医尚没有特效药的情况下,很多病人都期望尝试更多治疗方法,中医药治疗很受欢迎和期待。前线中医专家表示:中医药治疗对于患者的体力恢复有非常明显效果,可有效控制体温升高、改善食欲和患者精神状态。不少患者通过这种方式,体质有明显改善,进而能通过自身免疫系统的恢复、增强,对抗疾病,病情好转甚至痊愈。

  中医讲究“正气存内,邪不可干”,治疗并非单纯的抗病毒而是强自身。中医治未病理念提倡未病先防,在目前防护战的关键时期,中医的防护保健理念对于大众防病有着重大的意义。

  近日位元堂注册中医师黄嘉锐在接受电视访谈节目中为大众讲解了中医防护保健方法,下面一起来看医师的回答,学会用中医保健理念做好防护。

  一、做运动排汗是否能帮身体排毒?

  中医角度认为发汗解表、驱邪外出,从而驱走病邪。要注意的是,做运动如果排出过多的汗水,会损伤正气,做运动后可喝一杯水补充水份。

  

 

  二、中医穴位保健方法

  

 

  穴位按摩是中医理疗的常用方法,保健穴位较常见的为:

  

 

  1.合谷穴:俗称「虎口」,在手背,第1、2掌骨间,当第2掌骨桡侧的中点处。取穴的时候,以一手的拇指指骨关节横纹,放在另一手拇、食指之间的指蹼缘上,当拇指尖到达的地方就是穴位所在。2.外关穴:位于人体的前臂背侧,手脖子横皱纹向上三指宽处,与正面内关相对。

  3.足三里:位于腿膝盖骨外侧下方凹陷往下约4指宽处。

  建议每个穴位可按1-2分钟,带有酸麻胀痛的感觉,而达至通利关节疏通经络的作用,增强身体的正气,达致“正气存内,邪不可干”。

  

 

  同时,亦建议可用热水泡脚至脚眼位置,可加姜粉(驱寒)、艾叶/艾粉(温经散寒及止痒)或盐(起温肾作用),浸脚时间为10-15分钟,有助通经活血。

  三、中医如何做预防肺炎这件事情?

  其实,中医根据中医理论增强抵抗力,主张“正气内存,外邪不干”,意即增强本身正气,来抵抗外邪(病邪)。中医根据以上理论,利用不同的中药配伍,去做一些汤水以增强本身的抵抗力。

  

 

  板蓝根,双黄连口服液中的银花、连翘、黄连及黄芩,这一类都是清热解毒的药材,对于今次新冠肺炎疫情某一程度上是有帮助的,主要发挥“攻邪”的作用。但在用这个药时候,我们要小心药物的配伍,因为并非所有的症状都合用。

  四、安宫牛黄丸在应对新冠肺炎上,有没有帮助呢?

  安宫牛黄丸最大的作用,就是“清热”和“开窍”,针对高热神昏,有很大的急救作用。譬如,不幸感染肺炎,热度很高,这时候安宫牛黄丸就非常大帮助。

  

 

  以上便是中医师黄嘉锐对于中医防疫保健方面的回答,希望大家能够通过学习做好自身防护工作。此前,中国中医药出版社正式推出面向一线临床医生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中医诊疗手册》,其中针对邪闭心包症给出安宫牛黄丸处方推荐,这是安宫牛黄丸在此次疫情期间再次被推荐用于临床处方。近日,国家卫健委印发的第三、四、五、六版《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中,针对危重型内闭外脱证患者,安宫牛黄丸四度入选推荐处方。

  

 

  

 

  从诊疗方案第三版到第六版均被列入,作为中医治疗重症患者推荐处方,到现在被列入诊疗手册,安宫牛黄丸在抗击新冠肺炎中的作用被高度认可。在辨证施治中,作为基本方药之一的安宫牛黄丸应家中常备。危急一刻、守护身体。全民抗疫,刻不容缓,为祖国加油!

  


  本文来源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编辑:刘


关于我们 】- 【 联系方式 】- 【在线投稿 】- 【 广告服务 】- 【 法律声明 】- 【 】- 【 网站地图 】- 【 留言反馈
河南省卫生厅/主管 医药卫生报社/主办 总部/中国·河南郑州市纬五路47号 aluminum tread plate
业务合作:13674999007 0371-63712922 0371-86101797(工作时间) 技术QQ: 1326701545 35702594
读者QQ群:149218703 站长信箱:yywsb@163.com 最佳分辨率1024×768
 
豫ICP备11008224号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医药卫生报网观点。刊用本网站稿件,须注明来源自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