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介绍
开封市结核病防治所
2012/10/11 10:16:41 来源: 作者:www.yywsb.com 阅读:19794

开封市结核病防治所始建于197912月,是隶属于开封市卫生局的财政全额供给的独立的结核病防治机构。担负着开封市结核病预防、治疗、科研和教学任务,是开封市结核病防治中心。开封市结核病防治所编制89人。现有正式在岗职工78人,高级职称10人,中级职称26人。内设防治科、项目办、门诊部、住院部、药械科、综合科、放射科、检验科、纤支镜室等科室。

开封市结核病防治所发展到2004年,用于门诊、住院治疗的业务用房仅有2000平方米左右,设备老化,配套设施缺乏,患者诊疗环境简陋。班子领导决心改变这一局面,谋求更大发展,2006年在上级党委的支持下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进行了科室调整、人员竞聘;成立了专门针对市场情况开展调研的外联部;增加结核控制人手和车辆投入,完善结核病防控三级网络,强化提高病源监控和医疗服务质量。 2007年在没有上级资金支持的情况下,开封市结核病防治所自筹资金,建设了6000平方米的综合大楼,彻底改变了小、破、穷的状况,为今后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硬件基础。目前,显支镜室手术例数位居全市第一,2009年 “中国卫生部—盖茨基金会结核病防治项目”落户开封市结核病防治所,并建成全省一流耐多药检测实验室,多项指标与世界先进水平接轨。

2007年以来开封市结核病防治所在开封成功协助举办多次全国结核病学术会议,2010年卫生部在开封举办了“结核病感人控制培训班”,201110月国家疾控中心专家组一行莅临开封市结核病防治所进行工作调研。

开封市结核病防治所积极进行国际、国内学术交流,以促进结核病防治工作。近年来,世界卫生组织及美国、韩国、日本等国家的结核病专家学者不断到开封市结核病防治所参观、考察、访问;我国知名结核病专家端木宏谨、刘剑君、王撷秀、邹级谦及金水高教授等也曾莅临指导工作。

随着新的医疗办公大楼建成启用,环境条件今非昔比,开封市结核病防治所将创建省级文明单位列为重要工作目标。新的领导班子调整后把再创省级文明单位荣誉做为2011年工作奋斗目标,决心以创建文明单位活动为契机,按照“团结、求实、廉洁、高效”的标准,加强班子建设,增强全所职工的战斗力和凝聚力,以文明单位创建贯彻工作全局。做到“三统一”、“四落实”即部署工作时,两个文明建设要统一安排;检查工作时,两个文明建设要统一检查;总结工作时,两个文明建设要统一总结。同时做到,领导落实、组织落实、任务落实、制度落实。经过开封市结核病防治所全体职工共同努力、终于在2011年底成功的成为省级文明单位。

在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中开封市结核病防治所领导班子提出了对全体员工的具体要求,每一位员工书写了个人承诺公开书,并在单位政务公开栏内进行了公开,同时,要求每位员工增强先进性意识,形成了创先争优的长效机制,推动了科学发展,以促进社会和谐,服务人民群众,立足本职,按照“五个好”的要求,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推动本单位中心工作和重点任务完成,维护社会稳定,为病患者办好事、办实事,加强自身建设等方面作出了公开承诺,并提出了具体公开承诺内容。

在单位进行公开承诺以来,开封市结核病防治所要求每位职工按照“五个表率”的要求,围绕积极参加创先争优活动模范,根据自身能力和具体工作特点为职工及病患者办实事、好事,提高效率。

开封市结核病防治所目前与其他兄弟单位相比已经稳具四大优势:费用低,就诊患者均可享受国家资金补贴;硬件好,具备国际一流的检测设备和本市最好的病房条件;技术强,拥有专业领域内最资深的专家队伍;跟踪牢,完善的专业防控网络和人员依法行使职责,对患者进行全程治疗跟踪服务,不彻底治愈绝不结束督导。

开封市结核病防治所积极争取和运用国家项目资金支持,尽力为患者降低医疗费用。五年来,共争取国际、国家和省资金支持项目8个,每年为患者减免医疗费用约200万元,共减免近千万元,极大地减轻了患者负担。目前,开封市结核病防治所治疗同类病的费用仅是同级医院的一半左右,极大地缓解了广大患者的“看病贵”、“看病难”问题,得到了广大患者的高度评价。

耐多药结核病由于它的高死亡率,被业内称为“超级癌症”,而我国耐多药结核感染率是世界第一。同时,耐多药结核病与非典型性肺炎的传播途径一样为空气传播,社会危害极大,国家对普通结核病患者的治疗是免费的,患者只需要坚持服用四种一线抗菌药物68个月就基本可以治愈,治疗成本仅需500元左右。但是90%的病人难以做到这一点,很多病人症状消失就停药了,治治停停,就极有可能转变成耐多药病人,病人的死亡率极高,这时就要通过服用二线药物进行不低于24个月的治疗。二线药物尚未被列入医保的基本目录,加上耐药结核病患者2/3的治疗时间是在门诊,结果造成耐药结核病患者需要承担医疗费用是普通结核治疗费用的60倍左右。

在开封市结核病防治所接受耐多药结核病治疗的患者,住着全市一流的病房,接受一流设备的健康检查。尽管这些患者在开封属于低收入的家庭,但是一个月的治疗耐多药结核病的经济负担没有压垮任何一个家庭,反而让他们感觉到人在困境中所获得的一种力量。这就是中盖结核病防治项目带给开封市耐多药结核病患者的新生。

目前造成耐药结核蔓延的原因主要是治疗的不标准,而造成死亡人数众多的原因则包括诊断时间较长影响及时治疗以及病人的依从性不佳等原因。对此,比尔及梅琳达盖茨基金会向中国提供3300万美元用于中盖结核病项目。在试点项目中会开始测试使用新的诊断工具,在很短时间内发现结核病人,减少病人进一步传播疾病的风险。并且在试点第五年年底把创新性的做法在五百万人口中进行使用;同时将更多关注固定剂量复合剂,让病人不用每天服高达13片的药物,让他们通过服用固定剂量复合剂更容易接受治疗,避免因为不能坚持治疗而导致菌株变成耐药菌株。

  2009年中盖结核病防治项目初步选择了开封作为内蒙古、黑龙江、江苏、河南、湖南和重庆六省市中河南省唯一的地市进行考察。

开封市结核病防治所所长领导班子回忆起近两年的筹备工作,感慨万千。

  首先,开封市结核病防治所新建的6000平方米的综合医疗办公大楼于20104月正式投入使用。新病房内宽敞明亮,配备有大屏幕液晶电视、互联网络,医疗设备先进,医护人员配置合理,各种条件优越,处于同等医疗行业领先水平,为病人的治疗和休养提供了优美和舒适的环境。

  其次,开封市结核病防治所引进了先进的医疗设备,如肺功能仪、心电监护仪、纤维支气管镜、呼吸机、多普勒超声诊断仪及基因PCR检测系统、基因芯片检测系统等。2010年,中盖结核病防治项目实验室在开封市结核病防治所竣工,新实验室的环境、检验设备及检验技术与河南省同等医院相比首屈一指。新的检验技术可将对耐多药菌株的检测由传统方式的三个月提高到一天。

  中盖结核病防治项目之所以选择中国作为合作伙伴,是考虑到中国的实力、规模、结核病负担,以及政府对公共卫生的重视。开封市政府曾在中盖项目考察组考察时表示,作为当地政府将明确各级职责和任务,尽最大努力做好项目工作,在项目实施初期,要以国家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为契机,做好全区耐药结核病患病情况的相关调查,掌握基本情况,有的放矢地开展诊断、治疗和管理工作。

  随后,开封市召开专门会议,首先从政府层面做到在新农合政策、配套经费的落实和对多部门的协调中要发挥好政府部门的作用;其次,发挥好卫生行政部门在项目中的组织协调、监督检查、信息沟通等作用,及时解决好项目中存在的问题;最后要求业务部门职责要明确,对耐多药结核病控制这个新领域,要从零开始学习,加强能力建设,作为全国试点一定要做好示范作用。

  通过多次高规格的培训。软、硬件齐备后,开封市结核病防治所以发挥环节少、协调费用低及最优化技术问题的优势博得了考察组的青睐。201131日,中盖结核病防治项目在开封正式启动。

  在开封,耐多药结核并患者能够得到持续治疗,都得益于中盖结核病项目的医疗费用创新试点。这个试点项目通过和当地政府合作,在试点医院进行结核病治疗模式的新探索。患者的医疗费用采用个人、医保或新农合和中盖项目共同负担,其中患者支付10%,医保支付50%,中盖项目支付40%,通过这个模式实现病人支出不超过3000元。同时,在经过两个月左右的住院治疗后,患者会出院继续接受半年的注射和服药同时进行的治疗,再之后接受单纯的服药治疗,直到康复。

对于中盖结核病防治项目,开封市结核病防治所的领导和医护人员都感触颇深,他们认为,结核病领域的创新科技为结核病的控制带来前所未有机遇,包括加强结核病和耐多药结核病控制的新方法。在结核病控制领域,我们还在使用125年前发明的诊断技术,和80年前开发的疫苗,甚至最近40年我们还没有开发出任何一种新的抗结核病药物。幸运的是,最近新工具的开发有了进展,包括新的诊断工具、新药和新疫苗。这就为中国加强结核病控制提供了机遇。

作为我省中盖项目的实施单位,开封市结核病防治所最关注的是项目最重要的一方面,那就是在五年实施中,项目与我国正在进行的医疗体制改革紧密联系。项目将把创新机制引入卫生服务提供体系,使每个结核病人都能接受适合的诊断和治疗,而不必为费用发愁,换言之,也就是尝试解决结核病人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结核病是公共卫生问题,因此结核病的控制是政府的责任。这个项目还将探索新的筹资机制,使人人都负担得起结核病的诊断和治疗。

编辑:阿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