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封市卫生监督所成立于2004年12月,隶属于开封市卫生局,依照国家公务员管理的科级事业单位,具体承担全市卫生监督工作。其主要职责是:负责组织实施卫生监督规划,指导全市卫生监督执法活动;负责公共卫生许可申请的现场审核工作;负责查处违反卫生法律、法规的重大案件;负责受理投诉、举报和咨询,开展卫生监督执法稽查工作。
市卫生监督所自成立以来,始终坚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恪守“务实高效、廉洁勤政、执法为民、服务社会、保障安康,为构建和谐社会而努力”的卫生监督工作宗旨。努力实现各项目标达到各级政府满意、服务对象满意和人民群众满意的“三满意”工作目标。
近年来,卫生监督所在市卫生局的正确领导下,在各级部门的大力支持和关心下,依法履行职责,内强素质,外树形象,加强卫生监督力度,规范执法行为,完善卫生监督体系基层网络建设,加强卫生监督文化建设,努力创建人民群众满意的先进集体。通过全所同志们的共同努力,推进了卫生监督综合执法,医疗服务监管、公共场所卫生监管等逐步全面实行量化分级管理,职业病防治水平显著提高,餐饮业食品卫生安全得到保障,医疗服务市场进一步规范,各项卫生监督工作逐步走向了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的轨道。
卫生监督工作亮点纷呈,为人民健康起到了保障作用。亮点一:加强基层卫生监督体系建设。全市95个乡镇和城镇15个社区全部建立了卫生监督工作站,在2436个村卫生室和社区服务站设立卫生监督工作信息点。全市聘请96名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新闻媒体和服务对象为义务卫生监督员,聘任380余名助理卫生监督员,2440名信息员。编印了《开封市卫生监督体系基层网络建设工作手册》、《开封市国家基本公共卫生项目——卫生监督协管部分考核标准》,制定卫生监督协管工作制度、流程、职责范围、行为规范等,两年来开展助理卫生监督员培训5批次,组织开展卫生监督协管以及绩效考核工作。逐步形成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覆盖城乡的卫生监督网络体系。亮点二:卫生监督文化建设全面展开,执法能力进一步增强。先后开展全市卫生监督员重温“卫生监督员誓词”、监督员形象展示队列演练、技能比武、开辟 “卫生监督文化长廊”、编写所歌、弘扬焦裕禄精神、“四好一满意”活动等提升监督员综合素养和能力。近两年全市争取项目资金3700余万元,监督执法车辆8辆。亮点三:市管餐饮单位食品安全事故0发生。采取“三个强化”(强化培训、强化监督、强化保障)工作机制,确保我市餐饮环节食品安全。实现了市管餐饮单位食品安全事故0发生。亮点四:以打击非法行医为重点,开展亮剑和卫监行动,加强医疗服务市场监管。实行区域巡查责任制度、市县(区)联动制度、集中打击制度、部门协同制度,并实行取缔黑诊所网络公示制度。全市医疗机构2620家,“卫监行动”、“亮剑”行动开展以来,共出动卫生执法人员752人次,执法车辆211台次,共检查医疗机构2729家监督覆盖率99.7%,建档率97.6%,行政处罚671家,罚款85.52万元,取缔黑诊所165家,公安机关强制执行17起,移送司法机关2起。亮点五:量化分级监管模式推动医疗机构依法执业水平逐步提高。通过量化分级管理,医疗机构依法执业逐步规范,全市中小医疗机构进行了量化分级监管,全市2611家中小医疗机构,约有1738家(67%)进行了量化分级评审。亮点六:中小医疗机构依法执业信息公示引进社会监督,促进行业自律。形成了部门监管、执业者自律、社会全方位监督“三位一体”的有效监管体制。亮点七:以提高防治能力为重点,落实职业病防治规划。市属五县均建立了职业病健康监护体检机构,市区成立了两家职业病检查诊断机构,强化放射诊疗监督管理,监督检查覆盖率100%。亮点八:加强公共场所、生活饮用水、学校卫生监督,提高执法效能。宣传《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实施细则》,近两年举办培训班5期,1000余人参加。对市管公共场所、学校食堂全部进行量化分级监督管理。水质监测199份,总合格率96%。
开封市卫生监督在省卫生厅和市卫生局的正确领导下,通过全市卫生监督员的共同努力,各项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得到了广大人民群众和服务对象的认可,同时受到了上级有关部门的表彰,先后获得了多项荣誉:2005年荣获开封市诚信维权先进单位、开封市食品安全监管工作先进集体;2006年荣获河南省打击非法行医工作先进集体、河南省卫生监督培训工作先进集体、河南省卫生监督查办案工作先进集体、河南省法制宣传教育和依法治理工作先进单位;2007年荣获全国卫生监督先进集体、全省卫生监督先进集体、全省卫生系统“四五”普法暨依法执业集中教育先进集体;2009年荣获河南省卫生监督工作先进集体;2010年荣获全省卫生系统依法治院先进单位、全市2008-2009年市长专线电话办理工作先进单位;2011年荣获“十一五”全省卫生系统行风建设先进单位等十余项荣誉;2012年获全省卫生监督工作先进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