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介绍
通许县疾控中心
2012/10/11 10:11:25 来源: 作者:www.yywsb.com 阅读:27832

    近年来,通许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按照“夯实一个基础(免疫规划),突出两个重点(结核病和艾滋病防治),建立一支队伍(疾控人才队伍),提高三个能力(疾病防控能力、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置能力和科学管理能力)的工作思路,做好重大传染病防治工作,提高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切实保障了全县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一)落实科学发展观,树立疾控新形象。
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健康服务的宗旨,围绕“以农村为重点,预防为主、中西并重、依靠科学与教育动员全社会参与、为人民健康服务,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的卫生工作方针,全力推动“三好一满意”活动,统一思想,转变观念,转变作风,转变方式,不断拓宽服务领域,全面推动疾病控制工作健康可持续发展。坚持“以病人和服务对象为中心,以质量为核心,以科技为先导,以服务求发展”为宗旨,加强行风建设、构建和谐关系。突出一个廉字:全面开展党风和行业作风廉政建设。体现一个实字:进行年终总结,检查年度计划和任务落实情况,总结完成计划经验。剖析未达标原因,每周召开一次办公会及时总结工作情况,安排工作重点。狠抓一个严字:建立健全规章制度,进行“医德医风、卫生检测、行政后勤”等内容的综合考评。树立一个形字:推行优质服务、文明用语、人文关怀、互相沟通等制度,树立良好行业形象。提倡一个献字:倡导无私奉献、积极开展社会公益活动,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活动。落实一个聘字:实行灵活的用人机制,实施全员竞争上岗,全方位加强管理。
全体干部职工以“等不起”的紧迫感、“慢不得”的使命感、“坐不住”的责任感对待工作;以“等不起”的使命感、“坐不住”的事业心、“苦不倒”的拼搏劲激励自己干好工作,持之以恒做,遵循规律做,开拓创新做,尽心尽责做,求实求效做。经过努力,我中心先后获得河南省“传染病疫情综合报告管理”工作先进集体、“结核病防治”先进集体、“地方病防治”先进集体、“消灭脊灰”先进集体、“全省高碘地区水碘调查”工作先进单位以及开封市 “艾滋病防治”先进集体、“结核病防治”先进集体、“免疫规划”先进集体、“疾病预防控制工作”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


(二)扎实开展疾控工作 预防控制传染病的流行
日常工作中,我中心广大党员干部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处处率先垂范,身先士卒,哪里有困难,就到哪里去,从不计较个人得失,一切为工作着想,为人民群众健康着想,吃苦在前,享受在后,始终走在疾病控制工作的最前列,为我县的疾病控制工作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为了提高全县免疫规划工作质量,进一步提高疫苗接种及时率,为群众提供更多免疫机会,我县从2011年8月1日起,全县范围内各级预防接种门诊实行日接种,同时各预防接种门诊积极改善服务环境和服务条件,为群众提供更加优质、安全、方便、及时的预防接种服务,开展示范门诊和规范门诊创建活动。
2011年9月我国新疆和田地区发生脊髓灰质炎野病毒输入疫情,疫情发生后,我中心高度重视,及时组织专家对我县脊髓灰质炎野病毒输入与传播风险进行科学评估,派免疫规划工作人员及时深入县直医疗卫生机构儿科、神经科门诊及病房开展AFP病例主动搜索,向临床医生现场培训AFP病例诊断标准及报告流程,做好脊髓灰质炎病例的及早识别;各乡镇加强常规免疫接种工作,认真做好流动人口(尤其是新疆和田地区返乡人员)及免疫空白儿童的排查和接种工作,提高脊髓灰质炎疫苗接种率,建立牢固的免疫屏障,有效阻止脊髓灰质炎野病毒输入,切实保障广大儿童的身体健康。
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创建“无烟医疗卫生机构”初见成效
充分得到省卫生厅创建“无烟医疗卫生机构”督导小组的肯定。根据卫生部四部委《关于2011年起全国医疗卫生系统全面禁烟的决定》,《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实施细则》,依照省卫生厅、市卫生局《关于全面开展创建无烟医疗卫生机构工作的通知》的精神,为维护人民群众的健康,创造良好就医环境和工作环境,实现“无烟医疗卫生机构”目标,我中心自2010年6月实施创建活动。经过中心全体干部职工的共同努力,创建“无烟医疗卫生机构”活动初见成效,2011年6月3日顺利通过省卫生厅组织的创建“无烟医疗卫生机构”督导评估。
创建活动中,我中心分别编制印发了2010年、2011年《开展创建“无烟医疗卫生机构”活动实施方案》,将控烟工作纳入中心年度工作计划并有资金保障,分别建立了中心控烟领导小组、督导巡查小组、科室控烟小组等组织,制订了控烟考评奖惩制度、控烟考评奖惩标准、督导巡查制度、控烟劝阻等工作制度。先后对中心控烟领导小组、督导巡查小组、科室控烟小组、全体干部职工分别进行控烟知识和技巧培训。职责明确,奖惩分明,控烟相关资料完整齐全,装订规范。相关健康传播、对内对外宣传及时。控烟督导、巡查,坚持不懈,违规必究。及时为自愿戒烟的员工提供戒烟服务和帮助。等候厅、走廊、办公室、厕所、楼梯五类区域禁烟标识明显,设有室外吸烟区并有明显的引导标识。切实做到了在禁烟区域见到吸烟者有人管、有人劝,见到烟头有人捡。公共场所(办公室、会议室)做到了“三无”,即:无烟头、无烟具、无吸烟者。
省卫生厅创建“无烟医疗卫生机构”督导评估小组经过相关控烟资料考评、现场实地考察,对我中心的创建“无烟医疗卫生机构”活动和控烟工作所取得的成绩给予了充分的肯定。
严格落实国家扩大免疫规划政策,加强常规免疫接种工作,保持高水平常规免疫接种率,五苗接种率达98%,新纳入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率达95%,建立牢固的免疫屏障,切实预防和控制了免疫规划针对传染病的发生与流行,多年未出现传染病的爆发流行,麻疹发病率连续多年处于全市最低水平。为了保证国家扩大免疫规划项目工作质量,我县于2011年9月19日至9月20日及9月28日,对全县600余名村级免疫规划人员及全县13个预防接种门诊预防接种技术骨干60人开展扩大免疫规划政策、技术规范、安全接种等内容的培训,提高预防接种门诊人员的预防接种水平和预防接种质量,确保扩大国家免疫规划项目的顺利实施。
积极开展麻疹预防和监测,保持数年无麻疹病例和疫情发生。
认真贯彻落实艾滋病防治“四免一关怀”政策,我县现有现症病人52人,HIV感染者15人,目前抗病毒治疗50人,1人为精神病不配合治疗,1人退出治疗,抗病毒治疗率达96.15%。
为了切实有效阻止艾滋病经性途径传播,我县建立县、乡、村三级夫妇双方中单方HIV感染者配偶随访报告制度,层层签定目标管理责任书,对所有确认报告的夫妇单方HIV感染者的配偶建立数据库,库信息准确率100%,并每半年进行一次随访和HIV抗体检测;并对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病人及其配偶等人群免费发放安全套,安全套可获得率达到95%以上。有效阻止了艾滋病经性途径传播,切实保障了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病人其配偶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2011年3月29日,我中心对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病人及其配偶等人群免费发放安全套660只。并对单阳配偶进行了随访检测,应检测22人,实检测21人结果均阴性, 1人因失访未检测,检测率为95.45%。2011年9月28日,我中心对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病人及其配偶等人群免费发放安全套780只。并对单阳配偶进行了随访检测,应检测26人,实检测26人结果均阴性,检测率为100%。2011年1-12月底全县医疗卫生机构开展孕产妇HIV抗体检测7111人均阴性,术前检测人均阴性,及受血前检测6894人均阴性。及时采取母婴阻断抗病毒治疗或终止妊娠,有效阻断母婴途径传播,预防和控制艾滋病疫情的传播与蔓延
2009年10月20日顺利通过中国疾控中心艾滋病防治综合考核,受到国家及省市领导的好评和社会大众、患者及家属的赞誉。
我中心分别于2011年6月29日、9月19日、12月27日对监狱羁押人员及被监管人员每季度各进行一次HIV抗体筛查工作,共筛查监狱羁押人员及被监管人员247人,HIV抗体阴性246人,HIV抗体阳性1人。
站在讲政治的高度健全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长效机制,成立了由中心主任任总指挥、2位业务主管副主任任队长的2支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分队,科学、果断、妥善处置各类疫情,确保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2008年至今,中心坚持每年度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分队最少进行一次集中培训、实战演练、考核评比,确保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能胜,有效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三)加强业务技能培训 提高队伍综合素质
为了使我县疾病控制工作走向规范化、科学化、精细化管理轨道,提高广大疾控人员的业务素质和技术水平,培养造就一支作风优良、技术精湛、招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能胜的疾控队伍,切实履行疾病预防与控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疫情及健康相关因素信息管理、健康危害因素监测与控制、实验室检测检验与评价、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技术管理与应用研究指导等七项基本职责,有效预防和控制各种传染病的发生与流行,我中心从2009年起将每周五作为“业务培训日”,每周五下午针对艾滋病防治、结核病防治、免疫规划与管理、重点传染病的预防与控制、地方病防治工作、传染病疫情信息化管理、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慢性病防治、消毒管理等内容对全体干部职工进行业务培训,并定期闭卷考试,成绩纳入个人绩效管理档案,切实调动了广大职工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了全体干部职工的业务理论和实践技能。鼓励在岗职工积极参加继续教育,2008年至今,我中心共有13人先后考入郑州大学、河南省职工卫生学院接受高级学历教育,完成学业,考试合格,取得相应学历,为我中心输入新鲜的血液,对于保证我中心各项业务工作的顺利开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通许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二〇一二年九月二十五日

编辑:阿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