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军霞,女,1971年6月出生,1989年参加工作,大专学历,现任武陟县三阳乡卫生院防保科接种门诊主任。
她是一名普普通通的公卫医生,全乡30多个村庄的每一寸土地都留下了她的足迹.她是一个高中二年纪学生的母亲,更是全乡4000名儿童的“妈妈”.为了全乡42000名群众,为了辖区4000名儿童的健康,她默默的奉献着,奉献着自己的爱与热,奉献着自己的情与火,用自己的真情和爱心谱写着一首首奉献之歌。
在工作中,她不断加强学习,全面提高自身素质。她注重政治理论学习,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和党的各项路线、方针、政策,不断提高自己的政治敏锐性和鉴别力,在政治上、思想上、行动上始终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她强化业务理论学习,认真钻研疾控防治知识,不断提高自身的防控能力和服务水平。她是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疾病防控中,积极探索新途径、新办法,并在实践中加以运用,取得了显著成效。
公卫医生,在没有硝烟的战场上,是打头阵的“勇士”。李军霞从事疾控工作以来,从救灾防病到健康消毒,从全民驱虫到预防接种,从非典防治到人禽流感,从手足口病到甲型流感,她总是冲在最前沿。面对手足口病疫情,担负着防治督导任务的她,始终站在防治最前沿。坚持每天和村医生定时到患儿家进行进行消毒和卫生知识宣传,每天按时上报疫情,历经三个月没有休息过一天。在结核病防治工作中,她充分发挥自己对结核病诊断治疗经验丰富的优势,能准确分析和判断临床常见、多发及复杂疑难技术问题,始终做到以真诚的态度接待患者,以精湛的技术服务患者。在预防接种工作中,她坚持做到家底清、情况明、表卡册一致、预防接种井然有序,该乡的预防接种工作,长期位居武陟县前茅。李军霞组织了乡、村两级公共卫生突击队、能快速对突发性事件更好地进行应急处理,应急组成员平时的工作就是预防接种、核查0—6岁儿童,居民健康档案、慢病管理,宣传公共卫生知识,使全乡人员能更好地认识到预防接种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在 三价轮状病毒研究项目工作中,她身先士卒,现场指挥协调。传染病疫情,她每天浏览,关注疫情变化,及时安排处置。平安时,她为群众提供疾病的防治知识,她为儿童实施安全的预防接种,她用真情、用爱心,用真诚,呵护着每一个生命的健康,维系着社会的和谐与安宁。当疫情来临时,她用身躯为群众筑起一道道钢铁长城,用生命履行着保护群众身体健康的神圣职责。她的工作分布在大街小巷,她的笑脸灿烂在家家户户,她的身影出现在乡村住户。在公共卫生工作中,她探讨推行了“三三制”工作法。坚固好乡村三级防控信息网络、掌握好各种基础数据信息、使用好传染病防控信息三项信息管理应用资源;做到组织管理到位、防控策略技术到位、检查督导奖惩到位三项措施。突发公共卫生处置能力进一步提高,传染病疫情网络更加规范,手足口病等重点传染病防控效果显著,免疫规划措施有序落实,健康教育和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防治有序启动,公共卫生技术服务扎实推进,基本实现了整体工作争一流,单项工作有亮点的发展目标。
她还有一个职责,就是监督执法。为了进一步净化医疗市场,确保百姓平安,李军霞长期深入到街、村调查、踩点,迅速出击,发现一户取缔一户,不放过一个非法行医人员和非法行医场所。在执法过程中,面对少数群众的不理解、不支持,她总是耐心解释,好言相劝,进行有关法律法规宣传教育。
她做为一名卫生人员,认真履行保护生命,捍卫健康的职责,在日常工作中,爱岗敬业,默默奉献;在关键时候,舍小家为大家;在危险来临,义无反顾,舍身忘我。健康所系,性命相托,为了这份沉甸甸的责任,她一直在奋斗在进取。
李军霞,一名普普通通的女公共卫生人员数十年如一日为了辖区群众,辖区儿童健康默默做着奉献。每当人们问起有关她的先进事迹,她都会说:“我没有什么先进事迹材料,只是做了自己平时应该做的事情。”是啊,她记不起自己的先进事迹 ,她只记得自己肩负着多项工作任务,她只记得全乡百余名乡村医生的电话号码,4000余名儿童的个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