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权县人民医院始建于1952年,现有四个院区,即总医院、东区医院、脑血管病专科医院、产业集聚区医院。共占地约130余亩,总建筑面积为75000㎡。医院现有职工1100余人,现实际开放床位1300张,设置55个临床、医技科室,拥有美国GE磁共振、直线加速器、飞利浦16层螺旋CT、DR机、彩超、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等万元以上大中型医疗设备200余台(件)。2012年,医院提出了一个医院四个院区“二综合一专科一中心”(两个综合医院,一个脑血管病专科医院,一个产业集聚区医院社区服务中心)的战略发展布局,按照这一发展方向,我们着力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完善服务功能,着力提升服务水平和管理能力,认真履行服务全县经济发展、社会稳定,服务人民群众健康的重要职责,不断推进全院工作又好又快发展,医院综合实力、技术水平、整体规模位于全县首位,并处于全市前列。
近年来,医院在县委、县政府以及上级卫生主管部门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下,院领导班子牢牢把握省卫生厅“五项重点改革”任务,紧紧围绕“以病人为中心”这一宗旨开展工作,统一思想、坚定信心、抢抓机遇、破解难题,不断推进医疗卫生事业科学发展,使全县广大群众切实感受到了医院发展带来的好处,享受到了医疗卫生改革带来的实惠,医院呈现出健康的发展态势、强劲的发展趋势和良好的发展前景。
一、抢抓机遇,积极作为,不断开拓医院建设新局面
2009年省卫生厅推出县级医院倍增计划,实施“五年百亿”工程后,我院紧紧抓住了这一难得的历史机遇,成功被省卫生厅纳入第一批县级医院建设项目单位之一,并以此为基础科学筹建了民权县人民医院东区医院。东区医院共占地50亩,建筑面积30000㎡,设置床位400张,总投资约8千万元。自2008年8月正式开工建设,历时2年11个月,于2011年8月全部投入使用(门诊楼5月份启用,病房楼8月份启用)。东区医院设有10张床位的重症医学科(ICU),20张床位的婴幼儿重症监护室(NICU),11间高标准的层流净化手术室;建成了全市首家静脉用药调配中心、健康体检中心。它的投入使用,使医院整体的就诊环境,服务功能得到了显著地提高。
2010年12月份我院在兼并了原县公疗医院后,为打造特色专科,适应群众需求,决定将原公疗医院院区升级改造成脑血管病专科医院,并于2012年5月16日投入试运行。专科医院开放床位300张,各病区实现优质护理服务全覆盖。建立了目前商丘市唯一一家脑血管病后遗症康复理疗中心,大大提高了脑血管病后遗症患者的治愈率,降低了致残率,提高了生活自理能力。让患者不出家门从根本上解决就医难、费用高的两大难题;在病愈的同时,大大节省医药费,减轻社会负担。
目前医院建筑面积从两年前的35000㎡增至75000㎡,床位数由900张增至1300张,医院规模、环境、设施与城市大医院差距在逐渐缩小,基本实现了“小病不出乡,大病不出县”的目标,使群众无需出县即可享受到优质、高效、廉价的医疗服务,大大缓解了群众“看病难、住院难”等问题,取得了很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二、加强质量管理、完善服务措施,日益突出医院公益性,切实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
(一)通过“医疗质量万里行”、“三好一满意”活动以及实施“优质护理示范工程”,不断提高医疗质量和服务水平,解决群众“看病难”问题。
1、在我县医疗卫生机构中率先实施综合目标管理。通过签订目标责任书,每季度进行动态考核,对各科室核心制度的落实情况进行了细化、量化,增强了管理的可控性。
2、大力建设医院优质护理示范病区,推进护理服务水平的不断提高。进一步规范了护士行为。推出了护理服务新举措,每个护理单元做到了“三个到位”即优质服务到位、护理措施到位、健康教育到位。切实让广大患者能亲眼看到、亲耳听到、亲身体会到,医院在服务水平、服务质量和服务态度方面发生的巨大变化。2011年我院荣获全省优质护理服务先进单位荣誉称号。今年我院将实现优质护理病区全覆盖。。
3、不断创新志愿服务的内容和模式。从2011年起成立了党员志愿服务小分队,除定期开展义诊活动外,又先后开展了“三夏义诊帮扶”、“学雷锋深入南华产业集聚区、”“学雷锋进千村联万户义诊”等特色活动。特别是从2012年5月7日开始“学雷锋进千村联万户义诊”活动以来,截止目前我院共派出医务人员960人次,前往了280余个行政村,义诊群众40000余人次,发放健康教育宣传单45000余份,免费发放价值24000余元的药品。深受群众的好评和欢迎。
4、实行了服务患者电话回访工作制度,要求各管床医生在患者出院七日内电话回访出院患者,为病人进行康复指导,提供跟踪服务。
(二)通过落实“新农合支付制度改革”、“控制药占比”以及各项费用减免措施,严格控制医药费用,解决群众“看病贵”问题。
1、医院以“严格控制新农合病人次均住院费用、严格控制新农合基金使用、严格控制各科室目录外药品和诊疗项目费用所占比例、严格控制转诊转院程序”为着力点,完善了相关制度和措施,确保了新农合支付制度改革的顺利进行。目前,我院农合病人次均住院费用控制在2900元左右,与去年同期相比下降了566元,下降比例达16.44%,次均住院费用低于全省平均水平。
2、严格控制“药占比”,全力推进基本药物的使用。先后制定了各项规定和奖惩措施,定期开展督导检查,实现动态管理、严格把关,取得了良好效果。2012年上半年医院“药占比”始终控制在39%以内,基本药物使用比例达86%以上。
3、2009年起,医院取消了门诊的挂号收费,县政府将此纳入政府为民办的三十件实事之一。通过取消挂号费,既为前来就诊的患者节约了时间,还每年为患者节省资金30余万元,深受广大群众的欢迎和好评。
4、从2012年9月8日起医院实行了“先看病、后交钱,住院无需交押金”诊疗服务模式,为广大患者开通生命“绿色通道”,确保病人在第一时间得到安全有效的治疗,并尽最大努力减轻病人的经济负担。是我院在切实解决群众“看病贵、看病难”问题上的又一个重要举措。
三、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大力加强医德医风教育,不断促进医院行风建设
1、狠抓医德医风的教育。医院将今年确定为“内涵建设年”,聘请专业医院培训中心负责对全员进行为期一年的跟踪培训,着力提升全体职工的服务水平和自身道德素质,目前已进行了6期培训,全年将进行13期培训。同时,实行一人一档建立了医德医风考评档案,签订了目标管理责任书,将考评结果与医务人员的晋职晋级、评先评优等直接挂钩,建立了有效的激励和约束机制。
2、医院始终将树立职工大局意识,提高服务水平,营造讲大局、讲原则、讲实干的良好工作氛围,作为医院文化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为此,医院开展了职业操守大讨论活动,建立了“创先争优”、“三好一满意”活动文化墙,开办了“民权医苑”院报,及时宣传发布医院各项政策和活动,大力宣传先进典型事迹,提高了职工的凝聚力、向心力,增强了职工爱院、爱岗、爱病人的责任感和敬业精神,逐步形成了“厚德、敬业、和谐、创新”这一核心价值体系,并作为我院的院训,成为全体员工的行为准则。
3、通过组织召开住院患者家属座谈会和特聘行风监督员座谈会,在门诊、病房等处发放了群众征求意见表、满意度调查表,广泛征求群众的意见和建议,接受群众监督,有效地促进了医疗环境和服务质量的不断提升,拉近了医患之间的距离,展示医院新形象。据统计2012年以来,我院出院患者满意度达到98%以上。
总之,近年来医院以发展为动力,重德精业、求真创新,使医院发展步入了良性循环轨道,就医环境、医疗质量、服务质量等有了明显提高,医患关系有了很大的改善,为民权县卫生事业的快速发展,全县人民的身体健康做出了积极的贡献。仅2011年医院就先后荣获全省县级医院建设先进单位、省级卫生先进单位、河南省模范职工之家、全省优质护理服务先进单位、全市卫生系统先进单位、全市群众满意医院、全市120先进急救站等荣誉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