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介绍
张景祖
2012/9/21 15:29:28 来源: 作者:www.yywsb.com 阅读:34678
张景祖同志先进事迹


    张景祖,1959年8月出生,1985年毕业于河南中医学院,中共党员,主任中医师。现任长垣县蒲西医院院长。

   张景祖有很多头衔:他是中华中医药学会会员,中华名医协会理事,中华中医药学会民间传统诊疗技术与验方整理研究分会常务委员,国际中医男科学会会员,中华中医学学会首届学术流派专家委员会委员,长垣县政协委员。2002年12月被《河南科技报》“健康专版”聘为“特邀专家”;2003年被聘为《中华中西医杂志》编委;其业绩被载入《中华名人大典》。2007年荣获河南省五一劳动奖章。2012年6月,被全国健工委中央老干部健康指导委员会聘为“健康保健医师”。他是长垣县专业技术拔尖人才,享受县政府技术津贴。

头衔之多,实也好,虚也好,可以看出张景祖对卫生事业的钟爱。

苦学苦干成名医

 张景祖出身于医学世家,素承家学。高中毕业后来到安阳地区人民医院跟随其伯父——安阳地区名老中医张华甫学医,当时条件艰苦,为尽快学到真知,张景祖在学习中常常废寝忘食。1980年,张景祖以优异的成绩考入河南中医学徒班。1985年大学毕业后,他放弃留城和留校的机会,主动要求回到家乡工作,为家乡人民看病,先后在长垣卫任教,在公疗门诊任业务主任,在妇幼保健院任职,后来又创建蒲西医院。从事教学、临床工作已整整三十年。三十年中,无论当普普通通的医生,还是当医院的领导,他总是把患者放在第一位,无论严寒酷暑,刮风下雨,也不管是刚刚端起饭碗还是刚刚躺进被窝,只要有病人叫,他提起药箱就走,几十年的坚守与执着,经他医好的病人数不胜数,也使他在医术上更加精益求精,加上崇高的医德和细致的服务,张景祖在当地名声大振,赞誉有加,方圆百十里的患者都找他看病,成为声名远播的一代名医。

张景祖博学之中有精专。在工作中,他强调精专求实,学以致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临床重视辩证与辩病、辩体质相结合,治疗与调养相结合,治法不拘一格,讲究实效,突出中医特色。学无止境。中医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之珠玑,为发扬这一国粹,张景祖先后在重庆市中医研究院内科急诊和中国中医科学院北京西苑医院进修学习老年病及肾病的治疗。经过几十年的探索,张景祖在治疗胃肠病、肝胆病、糖尿病、肺病、肾病、男女不孕不育等疑难杂症等方面进行了认真研究,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尤其是在中医养生方面成绩卓著,先后研制了“安神助眠膏”、“十全大补膏”、“健脑益智膏”、“咳喘膏”、“升白膏”、“解酒护肝膏”、“润肠通便膏”、“补肾膏”等膏方,体现了中医药在治疗慢性病中的优势,这些膏方经济适用,携带方便,效果奇佳, 受到患者欢迎和赞誉。他研制的“妇女保健脐疗带”获国家新型专利,“补肾生精丸”获国家发明专利。其中“补肾生精丸”荣获第九届中国专利新技术、新产品博览会金奖,“妇女保健脐疗带”荣获香港国际专利技术博览会金奖并获新乡市科技进步二等奖。

心系卫生写真情

张景祖说:“一个好的医生,一个合格的医院领导,不仅仅自己会看病,更主要的是要会培养人。人才支撑,是医院的生命线。”根据工作的需要和上级的安排,2004年开始,张景祖担任蒲西医院院长,他制定了“以病人为中心,以质量为核心”的医疗质量管理原则,自我控制与全面监督并举,建立个人、科室、医院三级质控,对全院医生、护士进行了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的考核和测评,有效地使医务人员在临床中严格执行基本规章制度和各项技术操作规程。他将科主任定为科室第一负责人,要求严把科内医疗质量、手术质量、护理质量、病历书写质量、各种检查、检验质量、医学影像质量等质量关,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及时防范,使医疗质量管理更趋科学化、专业化,从而大大提高了医院医技人员的整体业务素质和诊疗水平。

“我们办的是老百姓自己的医院,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都要为老百姓着想!”张景祖要求全体医护人员坚持“以人为本”和“一切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努力为患者提供全过程、全方位的优质服务。他积极开辟“急救绿色通道”,凡急诊病人来院,一律给予优先就诊、检查、治疗,免除挂号等繁琐手续,确保一路绿灯。对于极少数危重病人,也保证做到先抢救治疗,后办理手续,并适当安排后勤人员做好全程护理照料工作。他大力开展“优质服务月”和评选“病人满意的护士”的活动,进一步整治医院环境,简化服务流程,完善配套设施,努力提供温馨舒适的就医环境,真正把病人当亲人,切实解决好就诊病员的开水、就餐、上厕所等问题,为患者提供各种方便,让患者有到院如到家的感觉。他坚持社会效益第一不动摇,规范各项收费,坚持按物价部门规定的最低标准执行,让实惠给患者,把医院真正办成人民满意的医院。在2011年全县卫生系统行风评议中,他领导的医院成为全县唯一被评为行风评议先进单位的乡级卫生院。

在提高医疗质量和服务水平的同时,张景祖还把培养人才作为自己的神圣使命和不懈追求。平时以师带徒,他的徒弟有几十个,现在都是医学界的精英;他鼓励年轻人到大医院跟班学习,为年轻人进修提供方便,每年都拿出10多万元奖励科技创新人员。

临床不辍结硕果

   出身于四代中医世家的张景祖,现在虽身为院长,还经常在繁忙的管理工作之余,潜下心来钻研中医。他勤求古训,博采众方,取百家之长,先后撰写了《已故名老中医张华甫运用中药外治经验》、《老年冠心病心绞痛的中医证治》、《缩腺丹治疗前列腺肥大的临床研究》、《糖尿病神经病变的治疗体会》、《祛邪扶正法治疗慢性乙型肝炎》、《中医治疗慢性支气管炎合并肺气肿》、《菖蒲郁金汤新用》、《针刺内关穴配合美西律治疗频发室性早搏30例疗效观察》、《苓桂术甘汤临证新用例析》、《张华甫治疗男科病验案3则》、《自拟补肾生精丸治疗少精症125例疗效观察》等学术论文20余篇。此外,还参与并组织编写了《老年病中医治疗学》、《近代名方荟萃》、《当代专科病研究精要》、《神州秘方》、《小方治大病》等十多部医学著作。其业绩先后被《健康报》、《河南科技报》、《河南工人日报》、《新乡日报》、《新乡通讯》等媒体所报道。

他30多年如一日工作在基层,为成千上万名患者解除痛苦,在当地声名远播。长垣县原书协主席乔相周先生曾为其赋诗一首:“祖孙四代,业精岐黄。继承家教,更加发扬。兼通西医,补短取长。医道寿世,济人扶伤。杏林春暖,造福一方。”
编辑:祝松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