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庄社区卫生服务站位于济源市沁园街道办事处马庄居委会。成立于2004年6月,居委会现有人口1100余人。该站现有工作人员两名,医生、护士各一名,占地面积160余平方米,环境布局已按要求设置到位。
该站认真贯彻执行党的基本路线、方针政策,坚持卫生改革,坚持把基层医疗卫生工作做好,为解决社区居民“看病难、看病贵”的实际问题,想尽一切办法,转变了以往的传统观念,明确了责任目标,为了社区居民的身体健康而努力。
一、不断改善居民就医环境
2011年投入10余万元对业务用房进行了整改。目前,该站布局合理,环境优美,干净整洁,整体形象有了很大的改善,为居民提供了舒适、干净、整洁的就诊环境。
二、积极转变服务观念
开展社区卫生服务是以人的健康为目的,明确了社区卫生服务站的功能,以社区家庭为单位、需求为导向,合理和充分利用社区卫生资源和适宜技术,融预防、医疗、保健、康复、健康教育、计划生育指导为一体,以高血压、糖尿病、老年人、妇女、儿童、残疾人等为重点为服务对象,提供有效、经济、方便、综合的基层卫生服务。服务对象由病人个体向社区群体的转变,服务形式由坐等病人上门向进社区、进家庭转变。同时开展多种多样模式,免费为社区居民提供服务,深受广大社区居民的欢迎。真正做到了“小病当医生,大病当参谋。重病当保姆,康复当助手”。
三、努力提高服务质量
该站宗旨是“你的健康,我的责任”,把为辖区居民提供优质便捷的卫生服务作为工作的重点,急病人所急,想病人所想。把病人的呼声作为第一信号,把病人的需求作为第一选择,把病人的利益作为第一考虑,把病人的满意作为第一标准,以白衣天使的真情温暖病患者的心。实行24小时应诊制,无论是节假日、班前班后,还是三更半夜、刮风下雨,病人的呼救就是命令,服务站人员做到随呼随到,随到随诊。为更好服务群众,公开向居民作出了不定期向就诊患者发放服务质量问卷调查,聘请辖区居民当监督员,定期开座谈会征集意见、建议,对存在问题立即整改等服务承诺,同时还开通电话预约,方便群众随时求医。
四、各项开展齐头并进
1、投资10余万元购置了投影机、音响、话筒、板报、健康宣传栏等设备,增强了居民对健康教育的趣味性,针对不同的人群,制定了不同健康教育计划,印制了不同的健康教育宣传彩页,对重点人群不但集中进行宣讲,还对个别的人单独的宣教,每年通过开展健康教育讲座、板报、发放健康宣传资料,逐渐改变了辖区居民的不良习惯。
2、通过在居民就诊时建档、电话通知建档、预约建档、上门建档等多种形式,为辖区全部居民建立了健康档案,建档率达100%,并及时完成了电子建档的录入。按要求对重点人群定期随访,及时作出正确的指导,建立35岁测血压制度,并及时的实施,认真做好登记,一但确诊就纳入重点人群管理。
3、计划免疫关系到儿童的未来健康,该站及时配合上级部门开展儿童计划免疫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工作,截止目前该站所管理的0-7岁常驻、流动儿童全部按要求完成计划免疫,为预防传染病的发生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4、为体现社区卫生服务站利民、便民功能,该站开展了各种街头义务咨询、诊治活动,为社区流动居民测血压、健康咨询、卫生常识宣传等,既方便了社区的流动人员,又提高了社区卫生健康知识的普及,同时让他们知道自己的目前身体状况和有关锻炼、饮食等方面的常规保健,促进健康长寿的目的;及时为居委会中小学生、幼儿园进行入托、入园、入校前的体检工作和卫生常识的宣传教育,使他们从小认识到讲卫生为荣,不讲卫生为耻的良好习惯,确保他们在身体健康的条件下,茁壮成长,成为建设社会主义祖国的栋梁;每年老人节为孤独空巢老人送去关爱慰问和体检,同时在人员紧缺的情况下,开展对行动不便、子女又不在身边的老人提供必要的生活帮助,使他们感受到政府对老人的关怀和温暖,让他们在身体健康的条件下,过好每的一天的美好生活。
5、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这一惠民政策实施以来,深受广大居民的欢迎,该站努力做好解释及筹资工作,及时联系外出务工人员参合,筹资结束后立即进行参合信息的录入与整合,并积极做好参合居民就医补偿工作。门诊小额补助及时先行垫付,确实减轻了居民的负担,尽力让居民看得起病,不让他们因病返穷,使居民的利益最大化。
多年来,马庄社区卫生服务站积极响应上级的号召,发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精神,全身心的投入到社区居民卫生服务工作中去,更好地为社区居民服务。最终达到预防为主,降低高血压、糖尿病、其他慢性病、出生缺陷、传染病等疾病的发生,确保居民的身体健康,切实做好公共卫生事业,社区服务站为民工作,为促进济源市公共卫生事业的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多次荣获全市综合目标管理先进单位、慢性病管理先进个人等多项荣誉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