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源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是根据国家疾病预防控制和卫生监督体制改革精神,于2005年7月在撤销济源市卫生防疫站基础上新组建而成的单位,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市卫生局党组的关心支持下,市疾控中心紧紧围绕“保护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创建一流市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总体目标,以重大疾病控制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为重点,大力加强业务能力建设,团结协作、开拓进取、更新观念、攻难克坚,全面推动疾病控制工作健康发展,圆满完成了各项目标任务。先后荣获济源市市委、市政府“抗击非典先进集体”、省卫生厅“河南省计划免疫工作先进单位”、“河南省结核病防治工作先进集体”;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艾滋病防治工作先进单位”、“地方病防治工作先进集体”;河南省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省级卫生先进单位”;中共济源市委“先进‘五好’基层党组织”;济源市委、人民政府“创建国家卫生城市贡献奖”;济源市人民政府“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等称号。
一、注重理论素质培养,加强干部职工思想作风建设
市疾控中心把一创双优、“三好一满意”活动和精神文明建设贯穿到疾控工作的始终,创新学习载体,抓党建促业务,努力提升疾控工作水平,达到了两不误、两促进和双赢的目的。组织干部职工始终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学习新时期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制定周密的学习计划,采取集中学习与平时自学相结合的方法,认真书写学习笔记及心得体会。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紧密联系疾控工作改革发展中的新情况、新问题,坚持学以致用、学有所成的原则,把学习成果落实到促进单位建设、推动全市疾控工作发展、保障人民群众健康的水平上来,加强单位干部职工作风建设,牢固树立“为人民服务”的意识,以构建和谐关系为目标,进一步建立建全教育和监督约束机制,重点开展以“八荣八耻”为重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教育职工进一步树立大局意识和服务群众、服务基层的意识,努力提高服务质量和办事效率,疾控队伍的整体形象逐年提升,得到了服务对象和人民群众的一致好评。
二、强化科学管理,打造一支快速高效的疾控队伍
近年来,市疾控中心健全管理体制,创新管理模式,打造了一支来者能战、战者能胜的快速、高效的疾控工作队伍。一是强化科学管理,按照“主要领导负总责、科室负责人具体抓”的管理模式,将各项工作分解细化,落实工作责任,强化工作措施,通过健全考核奖惩机制,抓好各项工作的落实;通过开展疾控机构绩效考核,建立各科室规范化管理、考核体系,使各项工作有据可依、有章可循,疾控工作逐步走上了科学化、规范化的轨道。二是加强疾控人才队伍建设。通过高级职称、高学历人才的传、帮、带作用,现有人员的业务技能和水平进一步提高,通过参加上级举办的业务技术知识和技能培训,职工队伍的系统理论知识和实际工作能力进一步提高;通过开展技术比武和应急演练等实战工作,疾控队伍整体素质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置能力切实提升。三是加强硬件建设。通过对现有人、才、物资源的整合,监测检验设备的利用率进一步提高;通过有计划的添置部分检测仪器,公共卫生技术服务能力和水平进一步提升。
三、扎实开展疾病预防控制各项工作,为全市人民的身体健康保驾护航
近年来,市疾控中心一是每年均对600余名下岗失业再就业人员免收预防性体检费、监测费等各项费用10万余元。二是结合中国结核病控制项目工作,每年为病人免费胸透、拍片、痰检、肝功化验、发放抗结核药品,同时就有关结核病防治知识和国家目前对结核病防治的各项优惠政策,印制彩色宣传折页、挂历、购物袋,下发到全市进行广泛宣传,为有效控制我市结核病疫情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三是加强艾滋病防治工作,印制艾滋病防治知识宣传扑克、宣传小册子发放到全市;与市文教宣传部门合作,利用电视、广播及世纪广场的大屏幕对全市人民进行艾滋病相关知识的宣传,同时深入火车站、汽车站、工地等流动人员较多的各类公共场所张帖艾滋病预防知识的宣传画,发放宣传资料;与市豫剧团结合排练了两个艾滋病防治宣传剧目,通过下乡演出,进一步加强艾滋病防治知识宣传工作,拓宽了防治知识宣传范围,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为做好我市的艾滋病防控工作起到了积极作用。四是积极开展政风行风民主评议工作,切实解决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与济源电视台、《济源日报》等媒体联合开办了“卫生与健康”栏目,结合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健康教育知识、卫生保健知识,对与群众生活息息相关的问题逐一进行解析,受到群众的一致好评;同时做客“效能监察热线”,接听群众电话,解决群众所遇到的问题、难题,以实际行动为群众着想,赢得了上级部门和社会的赞誉,有效保障了全市人民的身体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