濮阳县子岸乡杨寨村卫生室先进事迹
杨寨村卫生室,位于子岸乡政府西1公里处,占地面积400平方米,卫生室工作人员4名,3名乡村医生,1名执业护士,辖区人口2260人。近几年来,卫生室严格执行国家基层医疗制度改革政策,取得了不凡业绩。
一、公共卫生工作。2010年开始,村卫生室工作人员与子岸乡卫生院密切配合,采取分片包干责任制,进村入户,为本村常住居民进行全面体检、建立起规范的纸质健康档案,2011年下半年按要求为本村居民建立电子档案,速度和质量在全乡乃至全县都名列前茅。为了完成这项服务,刘聚忠等村卫生人员付出了艰辛的劳动,因为大部分农民白天要进行田间劳动,他们就与卫生院工作人员白天为在家老年人和儿童进行建档,村卫生室人员还利用三餐、晚上农民在家时去体检,他们还利用外出打工人员返乡季节时集中进行体检、建档。积极配合卫生院下乡人员对本村老年人、慢性病开展季度随访工作,对乡卫生院反馈新增慢性病和漏访慢性病、老年人进行日常随访管理,多少个白天黑夜,当大家都在吃饭或休息时,他们却奔波在村子的大街小巷,为了能圆满完成任务,为了党和国家的惠民政策能够落到实处,也为了使辖区内居民都能够享受到国家的各项惠民政策,他们付出了艰辛的努力,也牺牲了许多。记得有一次,卫生院到本辖区内进行老年人、慢性病季度随访工作,刘聚忠同志接通知后立即从地里跑了回来,身上满上浇地时甩上的泥巴,脸都没顾得上洗,早饭也顾不上吃就同卫生院工作人员一起开展工作。对本辖区内65岁以上老年人、0-6岁儿童、孕产妇、重症精神病人进行动态管理,定时随访,更新信息。对辖区居民进行定期健康教育,提高他们的健康素养,变被动接受服务为主动要求服务。尽责、实干、争先的杨寨村卫生室在省市县领导参观指导后,工作成绩被高度认可。
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作为新农合定点医疗机构,杨寨村卫生严格执行国家新农合惠民政策,每年的新农合参合工作都入户向辖区内居民宣传合作医疗政策,对有些不理解合作医疗政策或有误解的村民,村卫生室工作人员不厌其烦的与他们讲解,对于经济困难的村民,他们还暂时垫付参合资金,通过不懈的努力,杨寨村每年的新农合筹资工作都能提前完成,参合率均位居全乡第一。
三、基本药物执行工作。2011年12月1日开始,杨寨卫生室积极响应国家基本药物体制改革政策,逐渐将非基本药物退出卫生室,全面执行基本药物制度,所有药品均由卫生院统一采取网上采购,并全部执行零差价销售。处方、门诊登记、收据的相统一,使老百姓感受到真正的实惠,为国家赢得了民心,为卫生室赢得了信任。
四、村卫生室整体建设。2012年,杨寨村严格执行村卫生室一体化管理,按照医改政策将原有的2家卫生所合并,公开推荐刘聚忠同志担任村卫生室法人代表,卫生室根据工作需要,人员按基本医疗、合作医疗、公共卫生服务等进行了合理分工,各项工作顺利开展。在干好公共卫生服务的同时,杨寨村卫生室始终不忘治病救人的宗旨,卫生室人员不断学习新的业务知识,提高自身业务水平,改善卫生室的就诊环境,如今的卫生室,窗明几净,宽敞舒适,治疗室、诊断室、药房、免疫规划室、观察室井然有序。
五、医术精湛,医德高尚。群众满意本村村民黄××,因第一腰椎粉碎性骨折造成截瘫,术后两个月未见恢复,到卫生室就诊后,采用针灸治疗两月余,病人大小便恢复正常,病人居然可以自主行走,村民无不称奇。团罗村戴某,全身肌肉痿软无力,多方求医并在湘雅医院住院治疗一段时间,都无明显效果。没抱什么希望到卫生室就诊,肖老医生指导儿子肖卓精心辩证,先用补中益气汤,再用健步虎潜丸加减,月余痊愈,总共才花药费三四百元。村民李金湘,患慢性胃炎、十二指肠球部溃疡,辗转求医,效果不佳,到卫生室后,肖卓医生先给他消炎,再连服黄芪建中汤加味十副,病人痊愈,至今未复发。2006年,村民张某,因两口子都先后外出打工,便将子女送到镇上亲戚家中寄养。按常理,只要儿童不在家中,刘聚忠只要在儿童预防接种登记卡上注明外出,就可以交差了事,但是,为了孩子的健康负责,刘聚忠没有这样做,而是三番五次地前往张某家找孩子登记搞预防接种,结果都扑空,最后,刘聚忠干脆一不做二不休,亲自带上疫苗前往十余里远的张某亲戚家,为孩子进行预防接种。有人说刘聚忠太傻了,而刘聚忠总觉得只要干乡村医生一天,就必须尽职尽责干好。每次开展预防接种,不管天晴下雨,无论打霜下雪,刘聚忠都要挨家挨户进行建卡,完成预防接种针次,既使差一人未完成,刘聚忠心里总感到不是滋味,不踏实。还有一次,本村小学一年级的两个学生在午饭后突然出现不良反应,口吐白沫,浑身抽搐,学校老师打电话向刘聚忠求助,刘聚忠放下碗筷,冒着淋漓大雨,急匆匆地赶往学校。在对两名学生进行观察后,初步确定——食物中毒,情况万分危急。刘聚忠一方面马上通知乡卫生院做好抢救准备,另一方面刘聚忠又亲自护送中毒学生。在途中,两名孩子抽搐不断、奄奄一息,为了防止意外,刘聚忠与赶来的乡卫生院医生一道将孩子送往县人民医院进行抢救,经过抢救,两名孩子最终脱险,在护送和抢救中,刘聚忠始终未离开孩子一步。
在上级的正确领导下,沐着医改的春风,怀着为民的爱心,相信杨寨村卫生室将在工作的过程中会越来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