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河铺乡石庙村卫生室,现有卫生技术人员3人,多年来,他们立足农村,在最基层的医疗卫生工作岗位上默默倾注了大量精力和心血,守护着当地农村居民的健康,他们凭着崇高的医德,精湛的医术,为病人除疾祛病,排忧解难,成为人民群众最忠诚的生命卫生士,他们的无私付出、默默奉献,赢得广大群众的信赖和赞誉,受到了市、县卫生行政部门的多次表彰。
一、勇于担当,在困境中成长
石庙村卫生室的前身是一家个体诊所,全村3000多人,20个村民组,却只有一名70余岁的老乡村医师。村卫生室房屋破旧,设备简陋,基本处于瘫痪状态,群众就医十分不便。现村卫生室主任孟祥林同志1988年卫校毕业后,面对诊所简陋的工作环境和低收入情况,受本村学医的年轻人因在家收入过低,大多都外出务工的事实影响,也产生了到外地发展的念头,但当他想起全村3000多人缺医少药的现状,看到一个个病人痛苦而无助的眼神时,他坚定了个人的信念,决定留下来,扎根农村,全力改善当地的医疗状况。这样一干就是二十多年。2009年,在孟祥林的带领下,筹集资金近二十万元,高标准的建成了规范化的村卫生室,购置了大批医疗设备;同时引进卫生技术人才,彻底改变了过去缺医少药的局面。
二、顾全大局,积极完成公共卫生服务
2010年九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给村卫生室带了了繁重的工作任务。而且还是一个新生事物。居民健康档案的建立,65岁以上老人的免费体检,以及高血压糖尿病重性精神病的随访,孕产妇的产后访视,新生儿的访视等。白天从事诊疗活动,中午和晚上走村窜户为居民建立健康档案,夜晚还要把建好的纸质档案输入电脑建立电子的健康档案,日复一日,夜复一夜,年底终于在全乡率先完成了各项服务任务,对全乡公共卫生服务的顺利开展起到了带动作用,并被信阳市授予“优秀卫生室”称号。
三、情系农村,打造服务型村卫生室
石庙村本村人口三千余人,周边村病人到石庙村卫生室就诊的也比较多,村室每天的工作量很大,二十年来共接诊病人二十余万次,义务出诊近万余次,不论黑夜及刮风下雨从不间断,从没收取一分出诊费。给当地村民直接减免诊费约十万余元,他们跑遍了乡村的每条小路,深知每户村名的健康状况,谁患过哪些慢性病,谁对哪些药物过敏,谁家有几个孩,健康状况如何,他们心里都一清二楚,由于工作繁忙,他们从没在节假日休息过。
责任心是石庙村卫生室医务人员的信念和做人的根本。记得那是2006年8月的一个下午,一个儿童突发上腹部疼痛,面色苍白,大汗淋漓,卫生室接到电话,急忙组织人员赶往患儿家中,通过仔细检查考虑上消化道穿孔,并伴有感染性休克,病情十分危险。患者的父亲已去世,母子两人相依为命,他们立即进行紧急救治,并联系上级医院,帮助患儿转院治疗,患儿因一时筹不齐住院费用,村主任孟祥林毫不犹豫,主动为患儿筹措了三千元,并亲自护送患儿到上级医院。患儿住院期间孟祥林多次探望,患儿出院后,石庙村卫生室又义务承担起患儿的后续治疗。
记得2011年的一个夏天,孟医生出诊经过村学校门口时,忽听有人喊,他回头一看是小学退休教师张义强躺倒在地,呼吸困难,大汗淋漓,口唇发绀,他立即上前救治,诊断为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他急忙用摩托车把他带到卫生室,给予积极药物治疗,因村卫生室没有氧气,患者症状缓解不明显,他又联系上级医院,并在附近叫了一辆车一块和病人前往医院,途中又联系患者家属,到了医院后他又忙前忙后,直到家属到来病人脱离危险后他才离开。
石庙村卫生室以精湛的医术,高度的负责任,在当地居民中得到了很高的评价,邻村甚至外乡的病人都慕名前来看病。村里人都夸村卫生室医务人员个个是“学历不高水平高,年龄不大学问大,不是亲人胜似亲人”的好医生。
四、与时俱进,积极支持医改工作
2009年,乡村卫生服务一体化管理工作在我县铺开,石庙村卫生室积极行动,全力支持改革工作。按照乡卫生院统一安排和部署,村卫生室制定了一系列规章制度,实施制度化管理,积极开展了微机收费,合作医疗门诊统筹刷卡结算,使村民在卫生室门诊看病就能报销费用,把党和政府惠民政策落到实处,得到了广大群众热烈拥护和称赞。先后接待上级领导团体,前来检查指导工作达20余次,获得一致好评。
2011年12月开始,全县村卫生室落实了基本药物制度,药品实行零差价销售,从根本上改变以药养医局面,解除了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对于村卫生室来讲是个全新的挑战,压力重,任务多,每天都是超负荷工作,而待遇收入大幅度降低。但石庙村卫生室的工作人员没有丝毫怨言,仍然和往常一样工作在自己的岗位上,积极宣传医改政策,一丝不苟地为广大居民提供基本医疗服务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
石庙村卫生室的全体人员,以他们精湛的医术,崇高的医德,踏实的作风在基层医疗卫生事业中做出了实出的成绩,赢得了农民群众的心,也赢得的上级领导的信任,先后被评为市、县优秀村卫生室,连续两年获得乡村卫生室工作一等奖。在成绩与荣誉面前,他们没有迷失,石庙村卫生室医务人员面对新的机遇和挑战,正以饱满的热情,以强烈的社会责任感,自我加压求更进,全力打造服务型的村卫生室,更好的服务于群众,服务于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