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介绍
徐超
2012/9/18 8:17:40 来源:00 作者: 阅读:19383

 徐超,男,汉族,1972年2月出生,1992年7月参加工作,中共党员,大专文化,公卫医师,现任息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副主任。

  徐超同志在疾病预防控制战线上耕耘了20年。20年来,他时刻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宗旨,刻苦学习,勤奋工作,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业绩。特别是在他1999年担任计划免疫与流行病防治科科长以来,带领科室工作人员,抓重点,攻难点,身先士卒,克服困难,使我县的疾病控制工作一步一个脚印,逐步走向了系统化、科学化、规范化,进入了全市的先进行列,受到了单位领导和同志们的肯定,也多次受到了上级部门的表彰。

  一、刻苦学习,勤于思考,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和工作能力

  该同志自参加工作以来,就一直在疾病预防控制事业第一线工作,他熟知疾控工作者肩负着保护人民健康与生命安全的重任。因此,在实践中既注重锤炼思想,又注重钻研防病灭病技能,他把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加强业务知识学习相结合,不断提高自身的政治素养和业务能力,努力使自己成为一个政治坚定,业务熟练,医德高尚的疾控工作者。他坚持自学,积极参加上级部门和本中心组织的理论学习,不断的充实自己,同时,结合工作实践努力思考,做到活学活用,学用结合。在做好疾控工作的同时,认真总结工作中的经验,撰写了《息县乙型病毒性肝炎疫情报告病例特征研究》、《息县2009-2010年麻疹流行特征分析及控制策略探讨》等多篇论文在国家级和省级核心期刊上发表。并结合我县疾控队伍人员构成和工作能力,借鉴兄弟县市的经验,大胆创新,制定出一系列管理模式,为我县疾病预防控制工作走在全市前列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运筹帷幄,身先士卒,带出一支过硬的队伍

  县疾控中心计划免疫与流行病防治科最初只有5名工作人员,并且都是年轻人,没职称、没学历、没经验,而该科室担负着全县计划免疫和传染病监测控制等项工作,工作量大而繁重,加上人员少,都没有经验,大部分工作都压在该同志一个人身上。但他从无怨言,总是挑最难最重的活干,并根据科室每位同志的性格特点和能力做出合理分工,言传身教,逐渐带出一支责任心强,业务娴熟,能打硬仗的队伍,在之后的非典防治、艾滋病普查等等疾控工作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三、爱岗敬业、无私奉献,为全县疾控事业而奋斗

  该同志最难能可贵的敬业观,就是坚定不移地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自己的行动准则,表现出始终如一地敬业精神和不厌其烦的为群众服务。他说: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们党的根本宗旨,也是我们长期提倡的一种高尚道德,为人民服务既伟大又平凡,可以用不同方式表现出来,能帮助群众防病治病也就是为人民服务。

  2000年,经过小范围的普查,我县首次发现艾滋病病例,艾滋病管理被提上议事日程,当时群众“谈艾色变”,他说:“艾滋病是我们才认知的新病种,由于目前无药可治人们才怕它。我既然担负了这个岗位职责,就要面对它,决不避让。”当时他就主动承担起我县首批监测发现的6名艾滋病感染者的联络、随访等工作,随着全国艾滋病普查,我县发现了更多的艾滋病人,为了落实国家的免费治疗政策,他经常需要在方圆几十公里的农村村庄探访他们,定期进行CD4T淋巴细胞检测,发现CD4T淋巴细胞低于治疗指标以下的或有继发感染的病例,就动员他们积极接受治疗。有的害怕别人知道后受到歧视,不愿接受治疗,他就反复做工作,与他们促膝谈心,见到他们老远就伸出了关爱之手,直至病人感动的同意接受抗病毒治疗为止,使一批濒临死亡线上的病人被拉了回来,被HIV感染者们视为最可以信赖的医生。直到现在,还有一些经过他治疗的艾滋病人经常打电话向他咨询防治有关事项,并表述感激之情。在全省开展既往有偿供血人员普查工作,他所在科室负责全县普查数据的电脑录入和统计、分析工作。由于数据庞大,上级要求的时间又紧,而全疾控中心只有三台电脑,为了确保数据及时录入,按时完成数据汇总、分析,及时为采血人员提供未采血人员名单,科室人员加班加点,坚持三天三夜没有休息,终于完成了任务,而他和同志们已经熬的满眼血丝,依然坚持在岗位上,直至全部任务完成。

   2003年,一场突如其来的非典疫情,严重威胁着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斗中,他主动请战,与其他流调人员一道,承担起了对发热病人和外来可疑人员的流行病学调查工作,亲自参加了8起疑似病例的调查排除任务。这期间,一名从省外疫区归来的发热病人视为疑似患者留观于夏庄医院,徐超同志作为流行病学调查人员,接到对这名患者进行调查的任务时,不顾个人安危,穿上防护服就和队员们一起驱车赶到夏庄医院进行调查。还有一次,一位不明原因死亡的病人在县城通往信阳的安检站被拦下,按照县领导指示,必须就近消毒火化,他毫不犹豫,穿着防护服第一个上到车上,对尸体进行规范消毒,并和队友将尸体送进火化炉实施了火化。因此他和队友们被隔离了一周,出来后没有休息,毅然又投入到了抗击非典的战斗中。徐超同志在抗击“非典”期间,一切服从组织的安排,深入一线开展流调,在最危险的车站、医院传染病房、发热病人留观点、各站口检疫点都留下了他的身影。他不顾个人安危,勇于献身的精神激励着全体疾控工作者英勇奋斗。

  2008年5.12四川汶川特大地震,震动了祖国大地,也震撼了全国各族人民的心,他作为一名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一员,在这次地震灾难之后,不顾上有70多岁的老母,下有不到两周岁的女儿需要照顾,多次申请到前线参加抗震救灾,工作积极主动,不怕苦,不怕累,冒着余震不断,天气恶劣的环境下,主动到路程最远,条件最差,道路最险的地方开展调查工作;工作认真细致,除了严格按照总队制定的内容开展调查外,还能拓宽思路,了解与其相关的资料,发现存在的问题,为调查总结提供了宝贵的材料,受到了队友和总队的一致好评,被总队评为优秀队员称号。

  该同志在平凡的岗位上为他所热爱的疾病控制事业奉献着,用实际行动谱写了一曲曲动人的爱与奉献之歌。他的付出,得到社会和群众的肯定。1999年获县优秀监督员称号;2001年获“河南省卫生防治成果”二等奖;2005年获市计划免疫先进个人、市艾滋病防治工作先进个人;2006年获县计划免疫先进个人;2007年获省计划免疫先进个人、市计划免疫先进个人;2008年获省免疫规划先进工作者、省传染病防治先进工作者。被省抗震救灾医疗防疫救援总队评为优秀队员,被市卫生局授予“抗震救灾先进个人”;2011年获省抗震救灾先进个人、卫十一项目先进个人。

编辑:阿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