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朝鹏同志是平顶山市第二人民医院影像中心主任,本科学历,学士学位,主任医师。1989年毕业分配到平顶山市第二人民医院至今,一直从事放射诊断和放射治疗工作。
一、刻苦钻研,不断提高医疗水平
90年代后期,医院先后引进CT,光子刀,MR等高端设备后,为了更好地使用这些设备,使其在诊断和治疗中发挥更大更好的作用。他还先后自费两万多元购买了二百多册专业书籍,认真地学习和潜心地钻研,他还常常带领全科同志一起学习,一起查找专业资料,共同探讨设备的最佳操作技术。
为使医院的影像诊断技术与国内先进水平接轨,他先后到北医大一附院、北医大人民医院、山东肿瘤研究院、山东医科大学等单位进行20多次长期或短期进修学习,获得了许多宝贵的影像诊断及技术经验。
2003年我院购进美国GESignaprofile0.2T低场MR,价值600多万元,当时GE公司维修部要求医院每年必须缴纳30万元保险费才提供及时的维护和保养服务,为了给医院节约资金,他带领全科同志认真研究设备说明书,把英文操作规范和注意事项对照英汉词典逐个单词研究分析并翻译成中文手册,使全科同志都能熟练掌握操作规范,正确对设备进行保养维护,多年来,科室的设备完好无损,没有出现大的故障,偶尔出现一些小毛病,他们靠自己查资料找原因最终排除,从没有因设备故障影响工作。在低场MR实用的七年中,他们科室不但为医院节约了200多万元费用,而且由于对设备了解全面,功能开发更加充分,使设备的作用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
2004年,他结合高场MR机扫描技术,认真研究低场MR机的多种技术软件,充分利用低场MR机的SPGR快速扫描序列,最终获得了和高场MR机同样的诊断效果,在国内首先开展了低场MR机平扫及三期增强扫描诊断原发性小肝癌,该技术的应用为影像诊断带来极大帮助。例如,2006年10月,一病人在我市其它两家市级医院做彩超、一家市级医院做CT平扫加增强和高场MR平扫,均考虑为原发性肝癌,家人准备去上海东方肝胆医院进一步诊治,在去上海前,抱着试试看的态度来我院会诊,他看完病人的所有影像资料后,建议做低场MR肝脏三期增强扫描进一步诊断,增强扫描后他明确诊断为肝脏炎性假瘤。经消炎治疗半个月后复查,病灶大部分消失。从2004年到2009年他们利用低场MR机对肝脏进行三期增强扫描,诊断原发性小肝癌20多例,同时也排除原发性肝癌数10例。由于他在低场MR应用方面做出了突出的贡献,美国GE公司医学影像培训部于2006年到2008年间,聘请他在全国和全省低场MR机应用技术培训班上作专题讲座。
近年来,他先后完成的主要科研攻关项目和发表论文有:
(一)主要科研成果
1、“高场MR动态增强扫描早期强化比值与达峰时间鉴别乳腺良恶性病变的临场研究”项目,2012年获平顶山市科技进步一等奖,为第一完成人;2、“低场磁共振CEMRA对肾脏动脉成像的临床研究”项目,2008年获平顶山市科技进步一等奖,为第一完成人;3、“低场MR对原发性小肝癌诊断的临床研究”项目,2006年获平顶山市科技进步一等奖,为第一完成人;4、“X—刀立体放射治疗脑部恶性肿瘤的临床研究”项目,2002年获平顶山市科技进步一等奖,为第一完成人;5、另有平顶山市科技进步二等奖4项,第一完成人1项,第二、三完成人3项。
(二)论文
近年来,他在《实用放射学杂志》、《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中国误诊学杂志》、《医学信息外科分册》、《中原医刊》、《河南外科学杂志》、《临床医学》《中国社区医师》等刊物上共发表论文20篇,其中核心期刊论文7篇,均为第一作者。
二、注重医德修养,视病人如亲人
他时刻牢记“救死扶伤,治病救人”。作为一名医生,他始终把救死扶伤的责任放在第一位,坚持把医术献给社会,用爱心温暖患者,对患者负责,对医院负责。从医20多年来,他总是早出晚归,每天早上7点多来到科室,晚上最后一个离开。MR机检查较慢,白天所接诊的病人均在40人以上,只有加班才能把病人检查完,他和全科室同志对此毫无怨言,加班成为常事。他还坚持每天晚上到科室阅片,并作好记录。对疑难病人的影像资料总是亲自询问病人病史,有的还作相应的体格检查,对特殊患者及时联系相关科室专家进行会诊,对手术过的病人及时了解病理情况并对照影像进行分析。由于他工作认真,对病人服务态度好,每天我市各县、市、区及公安系统、司法系统法医找他阅片会诊的病例接连不断,不论再晚他都加班为他们无偿阅片会诊,并耐心细致地解答问题。无论是白天、黑夜、刮风、雨雪,只要有急诊做MR检查或医院急诊会诊他都随叫随到,十几年来,从没有休过一个完整的节假日。据不完全统计,仅他本人平均每年亲自阅片诊断、会诊的病人就达10000多人次。
三、发挥模范带头作用,无私奉献医学影像事业
自2003年担任影像中心主任以来,他坚持带领全体人员每周集中学习专业知识,对于疑难病例,他组织大家共同讨论,经过长期不懈的努力,使我院的影像诊断水平得到了较大提高,他所带领的科室,连续多年被评为“先进科室”。
他还认真带教医学进修生和实习生,为平顶山及周边地区培养了一大批放射专业诊疗人才。他先后到平顶山市中医院、鲁山县人民医院、叶县人民医院、宝丰县人民医院、宝丰县中医院、宝丰铁路医院、郏县中医院等医疗单位进行CT、MR方面的专题培训或长期坐诊带教,帮助以上医院建立了完善的影像专业科室,为医院创造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受到了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
他工作认真负责,业务上追求精益求精,既得到了广大患者的好评,也得到了有关部门的称赞和肯定。2003年被团市委及市委宣传部评为“平顶山市学雷锋青年志愿者先进个人”;2005年被平顶山市总工会评为“平顶山市一线技术英杰”;2006年被平顶山市人民政府授予“市劳动模范”荣誉称号;2011及2007年两届被平顶山市委组织部评为“平顶山市科技拔尖人才”;2007年被评为“市卫生系统科技创新人才”;2009年被河南省人民政府授予“省劳动模范”称号。2011年11月被推选为平顶山市“首届职业道德模范”。虽然该同志取得了一定的工作成绩,但他时常说“我只是一名普通的医务工作者,能为病人解除痛苦是我最大幸福,也是我最高追求,荣誉只能激励我看更多病人,做人民的好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