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2月,“中国时代创新风采单位表彰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在这次会议上,郸城县人民医院被授予“中国时代创新风采单位”荣誉称号,受到了国家有关领导人的亲切接见。地处偏远的郸城县人民医院,是如何获得这项殊荣的呢?这得从医院让群众满意的一系列公益工作说起——
2008年6月,一个看似和医院无关的组织在郸城县人民医院正式成立。这个组织的名字叫“关爱老年人健康协会”,会长是医院院长,医院大部分医护人员和行政管理人员,都成了协会的志愿者。协会的服务对象,是全县离退休老干部。每个月的9号,19号,29号,医院都会组织至少一名专家,为离退休老干部讲解各种老年病、常见病、多发病的治疗和预防保健相关知识,并把各种讲座的资料印发成册,供离退休老干部们日常翻阅。医院还抽调出5名工作人员,专门为关爱老年人健康协会作日常服务。截至目前,共开展讲座100余场次,受益群众达20000余人次。不仅如此,每次讲课之前,医院还为离退休老干部免费测量血压、血糖,作心电图检查等,使离退休老干部每10天就可以掌握自己最主要的几项重量指标是否正常。协会成立4年来,会员从最初的50余人,已发展到至今的500余人。离退休老干部们在这里得到了真正的疾病防治和保健知识,做到了有病早防、有病早治,身体更加健康了,同时也经常聚在一起,自发组成了秧歌队、豫剧团等,在各项活动的平台中进一步交流了感情,增进了友谊。他们无不交口称赞:郸城县人民医院真心尊重老年人、爱护老年人,真好!
关爱老年人健康协会的成立和活动的常规化开展,得益于医院领导的一贯重视。在资金并不宽裕的情况下,医院拨出专款,为协会配备了电脑、打印机、并筹建了老年人健康协会图书馆、文体活动室。医院每年还为全县离退休老干部免费全面体检一次,检查项目包括心电图、彩超、血检、X光透视等近20项。同时,为每人建立健康档案,对老干部的身体状况进行动态管理,对老干部的疾病早发现、早治疗,敬老惠民金额近20万元。
为了方便离退休老干部们平常看病就医,郸城县人民医院还成立了专门的离退休老干部门诊,全院内外科专家组成专家组,为离退休老干部提供上门的医疗服务。为此,省委组织部、省老干部局、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授予郸城县人民医院“全市老干部工作先进集体”,医院爱老、敬老、助老的做法,先后被《周口日报》、《河南日报》、《老人春秋》等主流报刊进行报道。
其实,关爱全县离退休老干部,只是郸城县人民医院彰显公益性质、深入有效开展三好一满意活动工作的一个方面。每逢节假日、星期天,郸城县人民医院的党员志愿者、团员志愿者们都会带着常用的药品,到县域内的边远农村、敬老院等地为群众义诊。全县70岁左右的老年人,每年都有至少一次在家门口接受郸城县人民医院专家义诊的机会。每年医院都会到敬老院、孤儿院、农村小学,为老年人、孤儿、留守儿童免费全面检查、诊治,免费送医送药,还赠送收音机、餐具、被子等日常生活用品,让敬老院的老年人充分体会到党和政府的温暖。
郸城县人民医院各项工作之所以有声有色,成绩斐然,主要是因为上至院长,下至临时工,都把“百善孝为先”作为人生的信条,形成了关爱老年人的浓厚氛围。2009年以来,医院组织了多期传统文化培训班,以“孝”道教育为切入点,对全员进行孝道教育和感恩教育,大力弘扬中华民族孝亲敬老的传统美德。在培训中医院全体领导班子与员工一起观看专题片《百善孝为先》,一道聆听孝敬父母的感人故事,认真学习《弟子规》中“事诸父,如事父。事诸兄,如事兄”的教诲,广大员工由感恩父母到感恩同事、感恩领导、感恩医院、感恩政府、感恩社会;从尊敬自己的长辈延伸到尊敬别人的长辈。大家表示“任何一位患者在我院就医,都会受到亲人般的照顾”。省内30余家兄弟医院和企事业单位的领导得知此事后,纷纷邀请我院为他们举办传统文化培训班,我们已成功为国家统计局河南省调查总队、信阳市民政局、郑州市第三人民医院等数十家单位举办培训班50余场次,受益人群近万人。
医院每年开展五好家庭,好媳妇、孝子典型评选活动,在院报和医院宣传栏内张贴孝子典型先进事迹,营造了孝亲敬老的浓厚氛围。全院员工在家孝敬自己的父母长辈,在社会上尊敬、爱戴他人的父母长辈,用实际行动践行着“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的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在医院里,只要看到行动不便的老年患者,工作人员都会主动上前,嘘寒问暖,提供力所能及的服务。2010年夏天,神经外科有一位72岁的脑外伤患者,在住院7天后,孩子们相互推诿不愿出钱,最终将他遗弃在病房。面对这样的病人,神经外科的医护人员不仅没有间断地为其用药,还主动承担了照顾患者的重任,每天为患者擦屎擦尿,翻身拍背,捐款买来奶粉、鸡蛋等营养品,患者病愈后,又将其送到家中,免去所有治疗费用。得知此事的人无不翘起大拇指称赞:县人民医院的人对病人真是比亲人还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