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我中心在市、区两级卫生行政部门的关心和支持下,始终坚持创新服务理念、创新服务模式、创新服务项目,积极探索社区延伸服务,不断提高服务质量与服务水平,从而使中心走上了可持续发展的快车道。中心连续三年被评为“安阳市社区卫生先进单位”,同时还被命名为“安阳市健康教育示范点”、“殷都区残疾人康复中心”、“全国糖尿病社区-医院一体化管理试点”单位。2011年9月份中心顺利通过省级技术评估,被省卫生厅命名为“河南省示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一、中心基本情况
铁西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位于安阳市殷都区铁西路中段,为独立法人机构,其前身为殷都区新兴医院,是一所集体性质医院,2007年经安阳市卫生局批准整体转型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心服务辖区为铁西路街道办事处,服务人口4.28万,下辖9个居委会和1个城中村,服务半径 1.5公里,社区居民步行15分钟内即可到达中心。中心现有员工60名,其中卫技人员54人,业务用房面积3000平方米,科室设置齐全,设置床位50张。
二、以群众满意为基准,深化社区卫生服务
我中心在社区卫生发展的道路上,不断深化服务理念、拓展服务内容、完善服务机制,重点以老年人、残疾人、儿童、慢性病人为服务对象,不断扩展社区卫生延伸服务,取得了较好的社会和经济效果,得到了广大群众的认可与好评。
(一)加大投入,改善服务环境。2011年9月份,投入400余万元的新病房楼正式投入使用,我们安装了电梯,配备了中央空调,同时严格按照卫生部《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形象设计手册》要求进行标准化建设。合理划分医疗和预防保健区域,科学设置了全科诊疗区、中医诊疗区、预防保健区、医疗康复区和健康体检区、后勤保障区,同时还根据卫生部有关要求,在全部走廊安装了残疾人扶手,在卫生间专门设立了专供残疾人使用的坐便器和扶手。现中心结构布局合理,科室设置齐全,就医环境整洁、温馨,并且实现了冬暖夏凉、一医一患一诊室。
(二)残疾人康复工作得到群众认可。长期以来,我中心注重康复理疗工作,设立了300平方米的康复大厅,配备了功能、样式齐全的康复器械,聘请临床经验丰富的老专家,康复专业毕业的康复治疗师,和擅长针灸、按摩、理疗的中医师组成的康复治疗团队,并与安阳市人民医院、地区医院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并签订了双向转诊协议,邀请其康复科医师定期来中心坐诊指导。为偏瘫、截瘫等肢体功能障碍者,制定训练计划,康复指导和康复训练,并进行效果评估。
2011年3月份,殷都区残联经过实地考察,又将我中心确定为“殷都区残疾人康复中心”。为更好地开展工作,中心组织人员在区残联的配合下对辖区内的残疾人进行了摸底调查,截止目前共登记管理残疾人319人,对61名有康复需求的残疾人(重点是三瘫一截病人)建立健康档案,免费进行康复指导和训练。为使残疾人在家中也能得到康复锻炼,中心今年又购买配备了一批经济实用、便于携带的康复器材,有康复需求的患者办理租借手续后可带回家中使用。
(三)健康教育工作社会化运作效果好。我中心在做好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健康教育规范要求工作的基础上,又积极拓展思路,充分发挥医务人员的技术优势,结合办事处工作需求,我中心主动与辖区街道办事处协调、沟通,签订了健康教育承办协议书,承担了整个街道办事处所有健康教育宣传版面的制作与更换工作。中心负责街道办事处辖区43块宣传版面维护与更新,街道办事处对中心承担的任务给予适当补助。此举较好地解决了办事处无专业人员、无精力制作的难题,而中心也从中拓展了工作,提高了群众认可度、满意度得到了提高。
(四)创新儿童保健服务。为更好地开展儿童保健工作,我们在科室设立时,将计划免疫科和儿童保健室安排在一个区域,实行儿童保健、计划免疫“一条龙”式服务。儿童保健区建筑面积300余平米,由预检登记室、儿童保健室、婴儿游泳馆、预防接种室、留观室(儿童乐园)、冷链室组成,在提供保健服务过程中,实现了儿童体检、洗浴、接种、娱乐于一体的“一条龙”服务。除为正常的儿童保健服务外,我中心还定期开设妈妈课堂,邀请儿童家长参加互动。中心还建立了家长飞信群,不定期向儿童家长发送健康育儿知识、季节保健等邀请信息。
我中心自儿童保健“一条龙”服务工作开展以来,受到了辖区儿童家长的广泛赞誉,预防接种门诊也被省疾病控制中心评定为“省级示范接种门诊”。
(五)积极探索社区以医养老服务模式。2011年中心结合当前老年人服务需求,开设了老年护理部,积极探索社区卫生以医养老的服务模式。现中心设置了高级护理病房,另设多功能健身保健厅、棋牌室、营养食堂,为辖区内重症慢性病、脑血管后遗症、残疾老人、临终关怀及有医疗需求的老人解决了养老难题。护理部由医师、护士、护工24小时值班,老人入住前进行健康体检,建立健康档案,签署入住协议,由主管医师制定护理级别、治疗方案及康复计划。医生按照护理级别为入住老人进行个性化分级(共分四级),护士和护工按照分级护理标准提供医疗和生活护理。截止目前,老年护理部共收治老年人57位,目前在院14位。
在积极探索以医养老的同时,我中心还积极与市老龄委合作,成为社区居民居家养老试点单位。我们与文源社区签订了居家养老医疗服务协议书,为社区内383位老人建立了专项健康档案,开通了一键式电话求救服务,为居家老人提供健康咨询,上门医疗、康复和护理服务。
(六)大力发拨中医药服务传统优势。新形势下,发挥中医药的优势不仅是社区卫生服务发展的要求,更是提高居民健康水平、促进中医药自身发展的需要。为了使中医药在社区发挥其独特疗效,中心专门设立了中医诊疗区,区域内开设中医内科、中医骨科、中医糖尿病科、针灸科、康复理疗科,并配置了相应中医诊疗设备,提供中医防治一体化服务。另外,我们在巩固和加强传统中医的基础上,将传统望、闻、问、切的诊断手法结合现代中医适宜技术手段,开设了经络养生馆、中医熏蒸室、光波浴等亚健康保健服务,充分发挥中医“治未病”的独特优势,拓展了社区中医药服务领域。主张慢病管理大夫运用中医药优势开展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的防治工作,把中医药技术服务贯穿到社区预防、保健、康复、健康教育、计生指导的全过程。
虽然我中心在为群众提供服务方面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是社区卫生事业发展任重道远。今后,我们将认真学习借鉴兄弟单位的先进经验和做法,不断开拓创新、完善服务、扎实工作,使广大群众享受到更高效、更优质、更实惠、更全面、更安全的社区卫生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