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介绍
罗烈斌
2012/9/13 15:58:18 来源:医药卫生网 作者:医药卫生网 阅读:17017

  回顾从事临床医用电子设备工程师的工作25年来(即临床工程师),诊疗设备的普及和使用,患者得益于方便、快捷、明确的诊断和有效的治疗,得以解除病患的痛苦,恢复健康的体魄,重返服务社会的行列。临床工程师服务对象是设备,工作的内容是:操作、维护保养、维修调试,使设备安全、准确地投入临床诊疗工作。

  从初校门参加工作的懵懂少年,到成为技术能手,成绩的取得,与组织的培养、领导的信任、师长和同事、亲友们的支持、个人的努力进取是分不开的。

  1989年,受单位组织的委派,进京拆卸国产1250毫安X光导管机组。此时的我也只是从事放射技师工作不到两年,没有更多的经验,有的只是一颗充满工作激情的心。怎么样才能做好大型设备的拆机工作呢?打开机柜门,面对数十条电缆线、不同种类的接插件,细致、耐心的画出安装位置示意图,清楚、牢固的做好标记,一一记录在笔记本上。对于没有记号的线缆,进行更加细致的标注、记录每一根线的颜色、位置。所有拆卸下来的线头、接插件,用防水材料包好,拆下的螺丝钉装回原来的位置。认真细致的观察机械结构,安全小心的拆解每一个机械部件,安全的拆卸下近两吨重的悬吊滑车和滑架,根据机械部件的结构进行运输包装。特别对于两只西门子的X线管、一只东芝影像增强器格外的注意,完好无损的运回本单位投入工作。拆解下来的部件分类装车。

  回到南阳,根据本单位的机房结构,绘制出悬吊装置安装辅助钢结构图纸,交付加工。安装期间,结合拆机笔记,正确无误地完成机械部件安装和联线任务,确保设备一次通电成功。

  1997年,医院新病房楼启用,原放射科的设备需要搬迁,而且我调入设备科任工程师,负责设备的拆迁、安装、调试工作。为此,积极与放射科沟通,制定拆一台搬迁安装使用一台拆迁计划,按计划要求完成拆迁前的准备工作,如辅助钢结构梁加工、安装等。拆机时,集中力量完成分解设备、搬运就位、安装连线、通电调试。仅用一天的时间,完成东芝500毫安遥控胃肠机移机,保证第二天启用。具体作法:是头天下午停机拆卸分解、搬迁、安装、连线,到凌晨两点通电调试完毕,上午投入使用。

  由于检查任务量的增加,放射科的设备不能满足工作需求,向医院汇报,利用闲置设备进行技术改造,仅花费5万多元,改造成功500毫安悬吊球管拍片机一台,300毫安X线电视遥控透视机一台,节省设备购置费用近20万元。

  2000年的夏季的某一天,一场大雨,河水暴涨,城区多出内涝。晚上十点多,接到医院的短信通知,速到医院抢险。看过通知,急忙冲出家门,此时,瓢泼大雨迎面袭来,路上的积水已淹没膝盖,淌着积水,深一脚浅一脚的赶到医院,院内低洼处的积水已有1米多了,地势稍高的病房楼地面的积水差不多有10厘米,放射科、CT室内已进水,MRI和加速器的机房内积水达30厘米之多。看到这样的情景,迅速与科室工作人员一起,切断设备电源垫高设备、拆卸可以拆卸的部件,放置到安全的地方。尽最大的努力,减少设备被水淹浸。

  水退后,与科室工作人员一起清理杂物,冲洗设备内部的淤泥。医院后勤部门采纳我的建议,在设备间内架设人造太阳、排风扇,进行24小时不间断的加温烘烤除湿,干燥设备和机房。3天以后,水浸较少的设备恢复正常工作。

  社会在进步,医院飞速的发展壮大,一批又一批的设备投入临床诊疗工作当中,现代的设备都是当今科学技术实践的成果,鼎承现代化工业技术水平,为人民群众的身心健康发挥重要的作用。对于临床工程师的理论知识和专业技术技能的要求,愈来愈高。医院自2001年以来,每年一次的派出到厂家、公司参加技术培训班。先后参加东芝公司的500毫安遥控胃肠机、北京医疗器械研究所的直线加速器、金宝公司的血液净化设备维修技术培训班的学习,不但开阔了视野、加强了理论知识、提高了维修技术水平。于2006年和2008年,参加卫生部大型医用设备上岗培训考试,取得大型医用设备《CT技师上岗证》、《MRI技师上岗证》。上岗证的取得是对本人在医用设备领域不懈的努力和追求的肯定。在CT机、MRI设备的维修实践过程中,做到板级维修,为医院节省了维修支出。

  做为临床工程师,除完成日常的设备维护、保养、维修工作外,还承担有教学任务。2008年5月,参加人民卫生出版社《医学影像设备学》第二版教材编委,承担部分章节的编写。参与教材的编写工作,对我来说,要求高、难度大。在参考现有的教材和参考书的前提下,详细认真的阅读待分析设备的图纸、资料,清晰细致的绘制电路工作原理草图,请专业绘图人员完成定稿图纸的绘制工作,达到用图纸说明设备的组成结构和工作过程;用清晰、简练、严谨文字说明电路的工作原理及其作用。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编写工作。

  随着医院发展的步伐,2008年—2011年,新病房楼、医技楼完工启用,临床医技科室的搬迁工作由设备科负责。本着周密计划、前期准备好的原则,安全有序的展开设备搬家、安装调试工作;像飞利浦256高速CT机、1.5T MRI设备、瓦里安的高能加速器、放射科、检验科等科室设备的卸车、搬运、安装就位等强体力工作,我和我的同事们一起付出了智慧和汗水。

  回首过去,展望未来,做为一名工程师,我的工作岗位依旧是设备旁边、工作职责还是保证设备安全的运行,也就是服务于人民群众,为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健康护航。

编辑:祝松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