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介绍
秦文华
2012/9/13 15:50:12 来源:医药卫生网 作者:医药卫生网 阅读:30602

  初夏的一天,已是晚上10点时分,河南省职业病防治研究院十楼的实验室依然是灯火通明。在一派忙碌的人群中,有一个中等个、理着光头的身影格外引人注目,他和几个小伙子在一台仪器前和大家研究商量着什么。他,就是被全院上下誉为“真汉子”的职防专家、现任检测检验中心科长的秦文华同志。那一晚,为了出具一流的检测报告,老秦和他的同事们又度过了一个不眠之夜,这在检测检验中心是经常出现的一幕,而这次却是在他刚经历了癌变的一叶肺做手术切除的仅半个月后,他抱着虚弱的身体回到了科室,他的心时刻牵挂着他的战斗岗位。

  秦文华是上世纪八十年代毕业于郑州大学化学系,是河南省职业病防治研究院第一个硕士研究生,主任技师、硕士研究生导师。他1986年10月16日加入中国共产党,现任支部委员、科主任,作为职业病防治领域的一名专业技术人员,他注重实践与理论相结合,注重科学研究,具有较好的科研素质,较强的科研能力;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奉献精神。他工作认真负责,刻苦钻研业务,有严谨的科学态度,学风端正,指教严谨。多年来,该同志瞄准国际职业卫生检测领域的重点科研领域,勇于创新,努力攻关,先后主持或参加完成了多项国家行业专项、省科技攻关项目资助课题。发表了60篇有较高学术价值的学术论文,出版了1部学术著作,获得省厅级科研成果7项,主持完成省部厅级科技攻关项目课题3项,获得国家专利3项,其中发明专利1项。多次在国内学术会议介绍科研成果。培养硕士研究生11名,目前在读研究生2名。

  秦文华同志为河南省预防医学会卫生检验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中华预防医学会劳动卫生与职业病分会环境与生物监测学组副主任委员,中华预防医学会卫生检验专业委员会职业卫生检测学组委员,河南省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专家,是国内该领域学术技术带头人,在国内同行中享有较高的知名度和学术地位。他善于解决本专业复杂的技术问题,专业技术水平较高,特别是在生物样品中化学毒物检测领域研究方面成绩显著,贡献较大,推动了我国该领域研究的进步。2010年初,由中国工程院院士张改平主持的专家鉴定委员会对他主持立项的"生物样品中化学毒物快速鉴定技术研究"通过了省级科技成果鉴定,专家鉴定委员会对其鉴定方法以及研发的全自动微量元素分析仪和获得的专利给予了高度评价和充分肯定,并一致认为该研究不仅具有重大科学价值而且有显著的社会效益及经济效益,研发的全自动微量元素分析仪具有国内领先水平。该成果取得了一系列具有重要理论意义与应用价值的研究成果,填补国内多项生物样品中毒物检测空白,为重金属、三氯乙烯、四氯乙烯、百草枯中毒患者的诊断、治疗以及毒理学研究提供科学依据。自应用到临床以来,已经为省人民医院、郑州大学一附院、河南省职业病上千名中毒住院患者的诊断与治疗提供有效的依据,挽救了许多生命。

  该同志作为我省职业卫生检测专家,主持了完成了几十项国家和省重点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评价工作。主持和参加了多项全省大型职业卫生调研工作。为国家和省级劳动卫生职业病专业培训班授课,并经常指导市、县级职业病防治机构开展职业卫生工作。经常为全省各工业系统培训技术人员,普及劳动安全及职业病防治知识,为保护广大劳动者身体健康做出了较大的贡献。为此,他多次被评为省职防院优秀党员和先进工作者;2009年获河南省卫生厅应急救援先进个人;2010年获河南省卫生厅职业卫生先进个人;2011年获河南省直机关党委以及省卫生厅直机关党委优秀共产党员。

  在基层职业卫生技术工作中,他结合工作和实际需要,不断对工作场所空气以及职业病人员生物样品中的化学毒物检测技术进行研究或改进,特别在生物样品中的毒物检测技术方面,颇有建树,先后主持研究了《氢化物分离微分电位溶出分析法的研究》、《河南省健康人群尿砷参考值的研制》、《生物样品中化学毒物快速鉴定技术研究》,同时开发了以电化学为检测原理的“全自动微量元素分析仪”,获得多项厅级以上成果和专利。

  作为化学中毒应急救援队一线队员,他先后参加几十起应急救援工作,并圆满的完成任务,其中,在1991年省财税专科学校师生砷中毒事件应急救援中,他和相关人员承担了1000多名中毒师生尿砷检测的任务,日夜加班,为中毒人员获得正确合理的治疗提供了有效的依据,1991年得到了卫生厅记功一次。

  2009年3月,省职防院成立了检测检验中心,秦文华担任了该中心主任这一重任。科室成立之初,他一上任,就面临着如何既要配合好劳动卫生科的协同工作,又要又快又好地开展本科室新业务的局面。他在加强实验室软硬件建设的同时,经常亲自带领着我们携带着相关资料和宣传手册到相关单位联系工作,他以身作则,带领着全科同志加班加点,经过半年全科同志们的连续奋战和大量筹备工作,配合全院终于在2009年底的计量认证续展中不但成功续展,而且将实验室检测项目从90项增加到199项,检测能力范围不断扩大,涵盖工作场所空气、环境空气、水和土壤等,仅一年的时间,检测检验中心的工作既快速步入了正轨同时又获得了长足的进步。

  2009年5月底,中国CDC职业卫生所组织专家来省职防院进行职业卫生和放射卫生两个甲级资质的续展核查工作,在这个关键时刻,在每年组织的年度体检结果中,他被查出肺部有阴影并且逐渐扩大,最后确诊为肺癌。他没有声张,依然带领着大家紧张工作,迎接考核,直到续展全部完成后,他才向院领导汇报身体有恙,需要立即住院,要将癌变的一叶肺做手术切除。手术后不到半个月他又悄悄地抱着虚弱的身体回到了科室,他放不下他的战斗岗位。院党委十分关心他的健康,为了使他早日痊愈,院领导和他商量,给他调整个轻松的工作。他说,我的事业在这里,我不愿意清闲。于是,他不仅没有离开他的科室,而且工作的劲头更大了。

  2010年,检测检验中心的工作量更加大了,他出差联系工作的次数明显增多了,承担的服务项目也逐渐增多。他的表率作用深深感染了他身边的人,在环境监测现场工作期间,他和同志们一起发扬艰苦工作、持续作战的精神,连续7个昼夜轮班上岗采集样品,并将每个具有代表性的样品带回实验室检测,出具了一流的检测报告。他们认真负责、执着顽强的工作作风给委托单位同事和建设单位均留下了深刻而又良好的印象,在2010年的盲样考核工作中,因时间紧迫,特别是粉尘中游离二氧化硅含量测定、活性炭管中的未知有机物定性和含量测定等工作任务较重,他精心组织,将相关人员进行了合理的分工,以确保在规定的时间内将结果报送国家CDC。他对整个过程牢牢把关,坚持奋战在工作岗位的第一线,和实验人员一起研究每一个可能出现问题的环节,仔细审核每一个数据,耐心分析检验结果和实验进行的进度。终于,他们提前送出了高质量的盲样考核检测报告,出色完成了院领导交给的重要任务,他的表率作用深深感染了他身边的人,同志们既感动又很担心他在超负荷在工作,大家都心疼他的身体,可是理着光头出现在大家面前的他始终都是精神矍铄的,脸上总是洋溢着阳光般灿烂的笑容。

  2011年,这一年是检测技术有创新的一年,科学研究有突破的一年,在他的带领下,开发研究了“工作场所空气中二甲醚测定方法”和“工作场所空气中二甲亚砜测定方法”,并分别应用于建设项目的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中;“工作场所空气中硒化氢测定标准方法”已经通过了职业卫生标准委员会的审查。科学研究有突破:1、“化学中毒检测与救治”学科获河南省卫生厅审批为重点培养学科。2、“巴豆醛体内生物标志物检测技术的研究” 和“卤代烃体内分子生物标志物检测技术的研究”获得省卫生厅科技攻关项目立项,3、“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光谱技术在职业卫生中的应用研究”获河南省医学卫生科技进步二等奖。

  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他正以自己默默的奉献践行着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这就是带领着检测检验中心不断向前并和大家并肩作战的一个共产党员、一个朴实无华的好领导、一个图强奋进的职防专家、重病手术后又重新站起来的大写的汉子,是他和大家一起坚守着保护劳动者健康这块至高无上的圣地。

编辑:祝松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