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介绍
伊书红
2012/9/13 11:06:41 来源:医药卫生网 作者:医药卫生网 阅读:16592

  伊书红,女,1965年出生,本科学历,中共党员,主任医师,现任漯河市第二人民医院功能科主任。

  1981年参加工作,于1996年5月在郑大一附院进修学习,于2003年7月在北京解放军总医院进修学习;发表国家级核心期刊及省级论文十余篇,获市级科技成果奖二等奖二项;2008年及2009年获市卫生系统优秀党员,2010年被医院评为先进个人,2011年被医院评为敬老模范;2009年及2010年所带领的科室被医院评为服务示范岗,2011年被评为医院先进科室。

  对业务精益求精

  工作中,伊书红十分注重技术的提高,一有空闲,她就看书学习,专研业务,尤其是担任科主任以来,她更是对自己高标准、严要求,同时也对科室人员提出了不断加强业务学习的要求,并制定了详细的学习计划。

  对业务精益求精让伊书红总能在具体的工作中不断发现问题,不断改进技术,不断提高工作技能。当她发现12导同步心电图已远远不能满足临床的需求,特别是心肌缺血及心肌梗死的病人,不能全面的定位,存在很大的局限性时,她就翻阅大量文献资料,并多次与设备厂家协商联系,共同研究,不断积累经验,终于在不更换设备的情况下,为每一位就诊患者都可以同步增加右室及正后壁的心电图,减少了漏诊和误诊的发生,为临床一线提供了更加准确的诊断依据。

  在一些人眼中,功能检查科是医院的医技科室,无关紧要。但是,伊书红从来不这样看,在她看来,医技检查的结果直接关系到医生对病人病情的判断,来不得半点马虎。所以,自担任科主任以来,她带领全科人员以万分的责任感,为每位病人把好检查入院第一关。她以过硬的技术、贴心式、无缝式、链条式的服务,为无数患者的健康做出了积极贡献。

  视病人为亲人

  无论严寒酷暑,无论节假日,只需一个电话,伊书红的身影就随时都会出现在医院的任何角落。一次,一位患者因突然发作抽搐,持续不能缓解,急需做检查。接到电话后,伊书红以最快的速度赶到医院。在为为患者做脑电图检查时,病人大小便失禁,不停呕吐。呕吐物弄了她一身,但她毫无抱怨,而是认真细致地做完了每项检查。患者家属见此情景,感动得留下了眼泪。

  有一次她正要下班,刚好从外地来了一位老年患者。在给患者做了心电图检查后,她怀疑是超急性期心肌梗死,这是最早期的表现,稍不留意就被忽视。她立即嘱咐病人卧床不动。但患者自认为没有明显的不适,不听劝阻,还责怪她小题大做,大发脾气。她在耐心地给病人解释的同时,又急忙与心内科医生取得联系,亲自用推车把患者护送到病房。随后她又与患者家属取得联系,让患者在最佳的治疗时间得到了最及时的治疗,避免了病情进一步的发展。病人康复出院时,亲自找到伊书红,一再向她道歉并由衷地向她表示感谢。

  在一次大批体检中,一位40多岁的男士,检查心电图发现心率只有40次/分,平时常有头晕的感觉,经常按眩晕治疗。凭着多年的经验,伊书红认为这位男士可能得了病窦综合征。她便耐心解释,让他做一项24小时动态心电图检查。该男子听后完全不相信,还对伊书红出言不逊。尽管感到委屈,她还是一遍又一边地耐心解释,直到该男子同意检查。检查结果发现,患者在夜间睡眠时反复出现了心脏停博现象,这种情况往往是病窦综合征发生猝死的诱因之一。她马上向临床科室反馈检查信息,让患者得到了有效的治疗,避免了可能发生的意外。

  在平凡的岗位上,伊书红始终坚守着自己的职业操守。他还用无私的爱关心着身边的每一个人。她总是积极参加社会公益活动,为贫困家庭和困难群体捐款捐物。2008年7月,她通过中国扶贫基金会孤儿助养项目中捐助了一位在汶川地震中失去父母的孤儿。

  从医至今,伊书红始终恪守职业道德,廉洁行医,拒收患者的任何礼物、宴请和红包,处处为患者着想。她用认真的工作态度、严谨的工作作风、一丝不苟的工作习惯、良好的职业道德,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业绩,受到了患者的一致好评。

编辑:祝松敏